-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泄水建筑物下游水流的衔接与消能 - 水力学
第九章 ?? 泄水建筑物下游水流的衔接与消能
第一节 概?? 述
??? 为了达到灌溉、发电、防洪等兴利目标,往往要在河渠上建造水闸、挡水坝等水工建筑物,用来调节河渠的水位和流量。但这些水工建筑物的兴建,必然会改变天然河流原有的水流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①修建挡水建筑物之后,必然壅高上游水位,使挡水建筑物上游积聚了较大的水流能量(主要是势能),而挡水建筑物又不可能将上游源源不断的来水全部拦蓄在水库以内,必然要从溢洪道、泄洪洞、坝身泄水孔等泄水建筑物泄出一部分水流,在泄水工程中,上游水流积聚的势能必将转化为动能,使下泄水流具有较高的流速。
??? ②由于水利工程枢纽布置的要求和为了节省工程造价,建筑物泄水宽度总是小于原有河床宽度,这就使得下泄流量相对集中,单宽流量较大。而下游河道对同样流量有其与原河床的断面形状、尺寸、底坡、粗糙系数及其它地形地质条件相适应的正常流动情况,一般来讲,这种正常流动情况下,水流分布比较均匀,流速较小。如此一来,就产生了从泄水建筑物泄出的高速集中水流如何顺利地衔接过渡到下游正常流动情况这一问题,即泄水建筑物下泄水流的衔接过渡问题。
??? 如果对水流的衔接过渡不加控制,或者控制措施不当,都可能给工程建设造成严重的后果。概括起来讲,会产生这样两个问题:
?????????? 第一,集中泄出的水流可能严重冲刷河床、河岸,甚至危害建筑物的安全。
????????? 第二,水流集中泄出,可能使下游水流在平面上形成不良的流动情况,影响枢纽的正常运行。
??? 水力学中泄水建筑物下游水流衔接与消能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确保闸坝安全、工程费用较省而又合乎流态要求的条件下,研究消除余能的具体方式。通过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利用有效的衔接方式,使下泄水流挟带的余能在较短的距离内转化为热能、声能逸散于空气之中,避免冲刷河床岸坡,保证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而实现消能的唯一方式就是依靠水流内部的相互摩擦和碰撞,促使水流分散掺气。因为水流内部相对运动越是急剧紊乱,消能效果就越好。因此,工程实际中常常利用下泄水流形成的大的漩滚来消能。另外,水流扩散之后,既使射入下游河道的水量分散,也使能量分散,况且水流掺气之后密度减小,对河床的冲刷作用也会相应地减弱。根据这样一个原则,工程实践中已形成了一些有较好消能效果的衔接消能方式。
二、泄水建筑物下游水流衔接消能的主要方式
??? 实际工程中的消能措施有时不是单一的某一种衔接消能方式,而是两种甚至三种衔接消能方式的混合应用。如消力戽消能就是底流型衔接消能与面流型衔接消能的结合。
1 、底流型衔接消能
??? 底流式消能就是在泄水建筑物下游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使沿建筑物下泄的急流贴槽底射出,利用水跃原理,有效地控制水跃发生的位置,使下泄的高速水流通过水跃转变为缓流,通过主流在水跃区的扩散、混掺达到消能的目的。这种衔接消能方式中,高流速的主流位于底部,故称为底流型衔接消能。如图所示。
2 、挑流型衔接消能
??? 挑流型衔接消能就是利用下泄水流所挟带的巨大动能,采用挑流鼻坎因势利导将水股挑射空中,后跌落在离建筑物较远的下游,使射流所造成的冲刷坑不会危及水工建筑物的安全。下泄水流的余能一部分在空中消散,大部分则在水股跌入下游冲刷坑水垫塘之后,通过水股前后两侧的水滚而消除。如图所示。
3、 面流型衔接消能
??? 面流型衔接消能就是在建筑物的出流部分采用跌坎,将泄出水流导入下游水域表层(当然要求下游水深比较大而且比较稳定),主流和河床之间由巨大的底部漩滚隔开,避免了高速主流对河床的冲刷。余能主要通过水舌扩散、流速分布的调整以及底部漩滚主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消除。由于衔接消能段高速主流位于表层,故称为面流型衔接消能。如图所示。
4、 戽流型衔接消能
?? 戽流型衔接消能是在溢流坝末端建造一个具有较大反弧半径和挑角的形同戽勺的鼻坎,下泄水流由于受到下游水位的顶托,在戽内形成表面漩滚,主流则仍然贴着戽壁沿鼻坎挑起,形成涌浪,并向下游扩散,同时在鼻坎下产生一个反向漩滚,涌浪后面产生一个微弱的表面漩滚,即“三滚一浪”是戽流型衔接消能的典型流态。其余能主要是依靠戽内漩滚、鼻坎下底部漩滚以及涌浪后的掺气和扩散过程来消除。如图所示。
第二节? 底流式衔接与消能
????
??? 底流消能是借助一定的工程措施控制水跃位置,通过水跃发生的表面漩滚和强烈紊动来消除余能。泄水建筑物下游水跃发生的位置既取决于通过建筑物下泄水流的特性,又与下游河道中的水深及流速大小有关。当通过一定流量时,下泄水流的特性常以水深最小、流速最大的过水断面上的水力要素为代表,这个断面称为收缩断面。而与下泄流量相应的下游水深及流速则决定于下游河道底坡、断面形状尺寸、粗糙系数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超重核的球形和变形壳结构.pdf
- 中国神华 - 时富金融.pdf
- 李金华个人简介 - 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pdf
- labview在大众宝来a4轿车雨刮电机生产中的应用.pdf
- 行星轮架铸造工艺的改进.doc
- 移动终端教室采购及安装项目技术参数标前公示 - 中国·凤阳.doc
- 第三章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经济政策.pdf
- 新型波导多层光存储原理和实验3 - researchgate.pdf
- 欧司朗顺应智慧城市发展需求 - traxon technologies.pdf
- 黑体加粗 - 天文研究与技术.doc
- (实习生)校园招聘信息-20170523 (167 kb).doc
- 第二十一课史学 - 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ppt
- 白俄罗斯共和国 格罗德诺州 2007年第6届利达区工业综合体 发行本 .doc
- 第二个环节唱歌曲《爱的奉献》.ppt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5年第一批非物资类(服务)招标 招标公告 1 .doc
- 在珠光体中如果铁素体与fe3c的相界面积增加则强度与硬度上升.ppt
- 黄山西坡青冈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pdf (1669kb).pdf
- page 1 第20卷第1期电子器件vol20,no,1 1997年3月journa1of .pdf
- 1 - 分子催化.doc
- 第二届green geek 绿建筑极客特训班.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