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内分泌代谢.试卷.ppt

  1. 1、本文档共2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但不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正常基础血浆胰岛素水平约为35—145 pmol/L (5—20mU/L),C肽约为0.4nmol/L。正常人口服葡萄糖(或标准馒头餐)后胰岛素水平在30-60分钟上升至高峰,可为基础值的5—10倍,3—4小时恢复至基础水平,C-肽水平则升高5—6倍。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可了解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情况。 其他 TG、CH、HDL-ch、LDL、VLDL等 诊断和鉴别诊断 以血糖异常升高作为诊断依据 标准: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的建议 FPG的分类:<6.0mmol/L(110mg/dl)为正常,≥6.0 - <7.0mmol/L(≥110 - <126mg/dl)为空腹血糖过高,≥7.0mmol/L(126mg/d1)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 OGTT中2HPG的分类:<7.8mmol/L(140mg/dl)正常,≥7.8-<11.1mmol/L(≥140一<200mg/dl)为糖耐量减低,≥11.1mmol/L(200mg/dl)考虑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 诊断:症状十随机血糖≥11.1mmol/L,或FBG≥ 7.0mmol/L,或2HPG≥11.1mmol/L。症状不明显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 糖尿病及其他类型高血糖的诊断标准 (WHO咨询委员会临时性报告,1998) 静脉全血 毛细血管 静脉血浆 糖尿病: FPG和/或 ≥6.1(110) ≥6.1(110) ≥ 7.0(126) 2HPG ≥10.0(180) ≥11.1(200) ≥11.1(200) 糖耐量减低: 空腹和 <6.1(110) <6.1(110) <7.0(126) 2HPG ≥6.7-<10.0 ≥7.8-<11.1 ≥7.8-<11.1 空腹血糖过高: ≥5.6-< 6.1 ≥5.6-<6.1 ≥6.1-<7.0 服糖后2h <6.7(120) <7.8(140) <7.8(140) 鉴别诊断 1.其他原因所致的尿糖阳性:肾糖阈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胃空肠吻合术、应激和非葡萄糖糖尿 2.药物的影响 噻嗪类利尿剂、呋塞米、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等可抑制 3.继发性糖尿病 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等 治疗 原则: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 治疗目标: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糖尿病症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维持良好健康和劳动(学习)能力,保障儿童生长发育,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具体措施:以饮食治疗和合适的体育锻炼为基础,根据不同病情予以药物(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监测病情变化,并加强糖尿病教育 *一般治疗 糖尿病教育是基本治疗措施之一。加强糖尿病有关知识宣教,掌握饮食治疗的具体措施和运动的具体要求,学会自我监测,生活应规律,戒烈性酒,讲求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 *饮食治疗 是另一项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 制订总热量 热量分配 合理分配 随访: *运动锻炼 l型患者,锻炼宜在餐后进行,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并予餐前在腹壁皮下注射胰岛素,使运动时不会过多增加胰岛素吸收以避免低血糖。2型患者适当运动有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 *口服药物治疗 1. SUs: 其基本结构磺基与脲酰基的结合决定其降糖作用,而辅基的种类决定了各种SUs的降糖强度和持续时间。机制是刺激胰岛素分泌而降低血糖,此外, SUs可改善胰岛素受体和(或)受体后缺陷,增强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故认为可能有胰外降血糖作用。 适应证:2型糖尿病经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不能使病情获良好控制;如用胰岛素治疗,每日用量在20—30U以下;对胰岛素抗药性或不敏感,胰岛素用量虽超过30U,亦可试加用SUs类药。本类药不适于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病合并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行大手术、伴肝肾功能不全及合并妊娠者 磺脲类药物的比较 药名 药效 半衰期 降糖强度 日量 分次/日 甲磺丁脲 6-10 4-8 1 50-300 2 - 3 格列本脲 16-24 10-16 150 1.25-25 1 - 2 格列齐特 12-24 12 50 80-240 1 - 2 格列吡嗪 12-24 2-4 100 2.5-30 1 - 2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