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例如:分子式为C4H10O的醚: CH3OCH2CH2CH3 CH3CH2OCH2CH3 CH3OCH(CH3)2 甲正丙醚 乙醚 2-甲氧基丙烷 丁醇的分子式也是: C4H10O,所以相同碳原子数目的醇和醚也互为:构造异构体,这种异构体是属于官能团不同的构造异构体. 醚的同分异构现象: 等摩尔醇和硫酸共热,温度控制在150℃以下(170 ℃以上则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 除硫酸外,也可用芳香族磺酸、氯化锌、氯化铝、氟化硼等作催化剂. 从醇去水制醚反应主要是:亲核取代反应 第一步: 硫酸氢酯 质子化醇 1、 醇脱水 二、 醚的制法 ROH + H2SO4 ROSO3H + H2O ROH + H2SO4 ROH + HSO4- H + 或 第二步:另一分子醇作为亲核试剂,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而生成醚: 工业上也可将醇的蒸汽通过加热的氧化铝催化剂来制取醚,例如: 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 Al2O3 300℃ ROSO3H + ROH ROH + ROH H -OSO3H 130℃ -H2O 130℃ H R—O—R ROR + + -H+ 醇钠的烷氧基离子是个强亲核试剂,其与卤烷作用时,烷氧基可取代卤烷中的卤原子而生成醚.这是一个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叫做威廉森合成法: 上述方法主要用来合成单醚或混醚(主要). CH3CH2CH2Cl + (CH3)3C-ONa (CH3)3C-OCH2CH2CH3 + NaCl 注意: 若用叔卤烷在反应中会发生脱卤化氢而生成烯烃的副反应(消除反应),例如: 2、 从卤烷与醇金属作用(威廉森合成法) 注意:制备叔烃基的混醚时,应采用叔醇钠与伯卤烷作用 例1: 例2: 如改叔丁醇钠和CH3I作用,则可制得甲基叔丁基醚 易消除得烯烃 醚! 苯甲醚 (茴香醚) 例3: 制备具有苯基的混醚时,应采用酚钠: 除甲醚和甲乙醚为气体外,其余的醚大多为无色、有特殊气味、易流动的液体。 低级醚的沸点比同碳的醇类低得多(无氢键缔合); 但醚与水分子发生氢键缔合: 醚一般只微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 醚本身是一个很好的有机溶剂。 三、 醚的物理性质 醚的R-O-R键角,如甲醚为110°;与水的H-O-H键角104.5°相似,都接近109.5°,故一般认为醚分子中氧原子的价电子也是在sp3杂化轨道上。 醚的氧原子与两个烷基相连,分子的极性很小,所以化学性质比较不活泼,在常温下不与金属钠作用,对碱、氧化剂和还原剂都十分稳定。 (1) 盐的生成和醚键的断裂: 分解成醚 利用此性质,可将醚从烷基或卤烃等混合物中分离. 四、 醚的化学性质 亲核试剂 过量 醚键断裂的方式——往往从含碳原子较少的烷基断裂下来与碘结合(SN2)。 (碘甲烷蒸馏出来,通入硝酸银的醇溶液中,由生成的碘化银含量来换算测定分子中的甲氧基含量—蔡塞尔法)。 对SN1历程,不同,看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则醚键发生断裂生成碘烷和醇 醚键的断裂——醚和浓酸(常用HI)共热? SN1历程: SN2历程: 酚羟基、醇羟基的保护 补例: 思考:为什么要保护酚羟基? 若不保护,氧化时易发生苯环的破裂! R2O + H2O 2ROH 醚与稀硫酸在加压下加热可生成相应的醇: 醚还可与三氟化硼、三氯化铝、溴化汞、溴化镁或格利雅试剂等(它们都含有缺电子的原子)生成络合物,例如: 醚作为制备格利雅试剂的溶剂! H2SO4 醚对氧化剂较稳定,但?碳氢键可被空气氧化成过氧化物: 例1: 例2: 过氧化物不易挥发,蒸馏醚时,残留馏液中过氧化物浓度增加,受热易爆炸。 (2)过氧化物的生成 (1) 用KI-淀粉纸检验,如有过氧化物存在,KI被氧化成I2而使含淀粉纸变为蓝紫色; (2) 加入FeSO4和KCNS溶液,如有红色[Fe(CNS)6]3-络离子生成,则证明有过氧化物存在. 加入还原剂如Na2SO3或FeSO4后摇荡,以破坏生成的过氧化物. 在储存醚类化合物时,可在醚中加入少许金属钠或铁屑(xie),以避免过氧化物形成. 检验过氧化物存在的方法: 除去过氧化物的方法: 第十章 醇、酚、醚 醇、醚的作业:4、(2) ;6、(2)(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0章半导体传感器汇总.ppt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试卷.ppt
- 少先队礼仪试卷.ppt
- 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期末总复习试卷.ppt
- 少先队礼仪知识主题班会——光荣啊中国少先队试卷.ppt
- 第10章变更索赔汇总.ppt
- 第3章高频谐振放大器汇总.ppt
- 第3章工程财务报表汇总.ppt
- 少先队培训儿童社会工作试卷.ppt
- 奇妙的对联2试卷.ppt
- 《GB/T 3048.4-2025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048.4-2025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pdf
- GB/T 3048.4-2025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pdf
- 《JJF 2279-2025圆锥螺纹量规校准规范》.pdf
- JJG 2098-2025直流电能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pdf
- 《GB/T 4706.128-202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28部分:新风净化机的特殊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706.128-202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28部分:新风净化机的特殊要求.pdf
- GB/T 30117.6-2025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 第6部分:紫外线灯产品.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0117.6-2025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 第6部分:紫外线灯产品.pdf
- GB/T 31270.12-2025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 第12部分:鱼类急性毒性试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