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攻击行为汇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华网郑州2006年11月13日专电 (记者李丽静)记者近日在河南省郑州市采访时发现,目前一种叫做“发泄果”的玩具在部分中学生中流行,很多中学生通过摔打这种玩具发泄压力。 这种“发泄果”形同西红柿,里面装满液体。只要用力一摔,“啪”——“西红柿”就变成了一摊烂泥,10秒钟后,它又慢慢复原成完整西红柿的样子。该产品的说明书上写着:“在不如意、心情不爽、不高兴或郁闷烦躁、气愤、受到批评和压力很大的时候,你就摔‘发泄果’……”。 实际上(Bushman,2002)指出:通过发泄来减少愤怒的情绪,如同火上浇油。 那么,宣泄理论到底有效吗? 社会心理学家一致认为,暴力并不能实现宣泄。 布什曼(2002)安排已被激怒的被试击打沙袋。让其中一组被试回想惹自生气的人,另一组则想像通过击打使自己身体得到锻炼并设置控制组不击打沙袋。接下来,实验者告知被试可对惹自己生气的人大声吼叫。 结果显示:击打沙袋并进行回想的那组被试的行为最具攻击性。 由此观之,也许什么不做反而比“发泄怒火”能更有效地减少人们的攻击倾向。 惯于摆出暴力姿势的人,只会增加自己的愤怒。 ——达尔文,《动物和人类的情绪表达》,1872 社会学习观点 在实验中,当看护者忽略他们的攻击行为,并强化其非攻击性行为时,儿童的攻击性降低(Hamblin others, 1969)。 埃伦和休斯曼(Eron Huesroann,1984)训练来自伊利诺伊州奥克公园的170名儿童:电视描述的世界是不真实的,攻击并不是像电视说的那样常见和有效。在两年后的再次研究中,这些孩子比没有受过训练的孩子受电视暴力的影响要小。 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用了18个学时来劝服儿童,仅仅是为了减少他们看电视和玩电视游戏的量(Robinson others, 2001)。 结果,儿童看电视的时间下降了1/3——而且他们在学校的攻击行为和控制组的儿童相比,下降了25个百分点。 攻击是习得,是可以控制的。(希望所在) 小结 我们如何减少攻击? 与宣泄假设相反,发泄攻击更多地引发攻击的产生,而非减少进一步的攻击。 社会学习观点建议通过消除引发攻击的因素来控制它——通过减少令人厌恶的刺激,奖励和塑造非攻击行为,和产生与攻击行为不一致的反应。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 * * * * * * * * 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攻击性观察学习实验。 观察到成年人对玩具娃娃进行攻击行为的儿童更倾向于表现出相同的行为。 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由不愉快体验产生的情绪唤醒激发攻击行为。但我们是真的发起攻击行为,还是做出其他的回应,还取决于我们对结果的预期,这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资料来源: Bandura,1979,1997 小结 攻击行为有两种形式:敌意性攻击,由愤怒等情绪引起并以伤害为目的;工具性攻击,是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 关于攻击行为有三种主要理论。与弗洛伊德和洛伦兹关系密切的本能观点认为攻击性的能量会在体内不断积累,就像水在大坝后积聚一样。虽然这种观点很少有直接证据的支待,但攻击行为确实受到遗传、血液化学成分和大脑等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小结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挫折产生了愤怒和敌意,如果存在攻击性的线索,这种愤怒就可能激起攻击行为。挫折感不仅来自剥夺本身,还来自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我们的攻去行为是习得的。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别人的成功,我们会习得攻击行为的好处。社会学习使家庭、亚文化和大众媒体都能对攻击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厌恶事件 唤醒 攻击线索 媒体影响:色情文学和性暴力 媒体影响:电视 媒体影响:电子游戏 群体影响 厌恶事件 疼痛 内森·阿兹林(Nathan Azrin)曾经试图研究,切断足部电击,是否可以强化两只老鼠间积极的关系。他计划先对老鼠进行电击,一旦两只老鼠互相接近,就把带来疼痛的电流切断。但让他十分吃惊的是,这个实验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一旦老鼠感觉到疼痛,马上就开始互相攻击,实验者根本来不及把电流切断。电击(和疼痛)越强烈,攻击就越猛烈。 且不只有老鼠才如此,很多动物,包括人,疼痛会提高攻击性。 厌恶事件 疼痛引发攻击行为: 1997年重量级拳王争霸赛,迈克·泰森在与霍利菲尔德前两回合的较量中被挫败,处于下风。 在疼痛的驱使下,泰森咬下了霍利菲尔德的一块耳朵。 厌恶事件 炎热 “好迈邱西奥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