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5年11月 石油址球幽理参棵 第40卷增刊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断裂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
崔全章’ 孙增玖
(东方地球物理公一J研究院地研中心)
摘 要
崔全章,孙增玖.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断裂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40(增刊):82~85,107
贝尔凹陷断层复杂,多期叠置,通过三维地震资料连片解释,共解析出六个断裂主要发育期,即三期控胳断
裂,两期反转断裂,一期扭动断裂,从而明确了断陷期地层的沉积和沉降中心的分布,恢复了反转过程中形成的
古构造特征,分析了每期断裂在油气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结合贝尔凹陷已取得的勘探开发成果,总结分析贝
尔凹陷的油气富集规律,认为南屯组主力烃源岩的沉降中心近东西向晨布,夹持在苏德尔特一呼和诺仁古断阶
和霍多莫尔古断阶之间,南屯组末期发育的近东西向断裂,沟通簿岩与古断阶,井使古构造基丰定型。从而使古
构造带成为最有利的油气富集带。
关键词 断裂发育期欢 古构造 油气富集规律 海拉尔盆地
些关系等等。
1概况 本文旨在利用贝尔凹陷三维连片数据,通过地
震统层、精细的构造解释,对贝尔凹陷进行整体解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贝尔湖拗陷的一个次级 析,合理恢复贝尔凹陷的沉积、构造演化史,理清复
构造单元,走向北东方向,其西部、西北部与嵯岗隆 杂断裂的主要发育期次,并将其体系化,明确各期断
起呈超覆接触关系,东北部通过转换带与乌尔逊凹 裂的特征、性质及其在油气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结
陷相峙,南部、东部均已延伸到蒙占国,国内面积为 合贝尔凹陷已取得的勘探、开发成果,总结分析贝尔
、
3010km2,最大埋深为4600m。 凹陷的油气富集规律,指导贝尔凹陷的勘探实践。
该区自1982年开展物探工作、1984年开始钻
探以来截止到2004年底,贝尔凹陷已完成三维地震2断裂演化特征
1920.6km2,完钻探井46口,其中13口获得工业油
流,已发现呼和诺仁、苏德尔特、霍多奠尔三个含油 贝尔凹陷断裂具较明显的分期特征(图1)。通
气构造带。钻遇地层以白垩系为主,自下而上为基 过精细的梳理,可识别出三期控陷断裂系、两期反转
岩、下白垩统兴安岭群、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 断裂系、一期扭动断裂系。三期控陷断裂系分别控制
组、伊敏组,上白垩统青元岗组,以及浅层的第三、第 着兴安岭群、南屯组及大磨拐河组下部的沉积;两期
四系。以往勘探并未对整个工区三维地震数据体进 反转断裂系分别对应于南屯组沉积末期和第三、第
行统一的地质综合分析,虽然取得了一些基本认识 四系沉积末期两次大的构造运动引起的构造反转;
(南屯组泥岩为主力烃源岩、主要勘探目的层为南屯 一期扭动断裂系指对应于伊敏组沉积末期的强烈的
组及其以下地层、油气沿深大断裂附近富集、大磨拐 张扭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构造变形形迹。
河组泥岩为区域盖层),但其细节还有待进一步落 2.1兴安岭群沉积时期
实,如贝尔凹陷断层复杂,多期发育,究竟哪期活动 兴安岭群沉积时期处于断陷张裂初期,控制兴
的断裂对油气富集起主导作用,对油气富集起主导 安岭群沉积的边界断裂在南屯组沉积前曾遭受剥
作用的断裂系统与南屯组烃源岩及构造的演化有哪 蚀,但仍可从三维地震资料中勾勒出其形迹,主要有
*河』七省琢州市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07275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雪菜花叶病病原鉴定及雪菜品种的抗病性测定论文.pdf
- 浙江越窑、龙泉窑以及南宋官窑青瓷组成和显微结构的比较分析研究论文.pdf
- 浙闽沿海晚中生代二类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对比及岩石成因探讨论文.pdf
- 海岸带低海拔大城市气候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思考论文.pdf
- 海岸带地区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以长江三角洲为例论文.pdf
- 海岸带区域城市化特征及其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以上海市为例论文.pdf
- 海岸带生态恢复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综述论文.pdf
- 海岸带外来劳动力流动特征及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论文.pdf
- 海岸带重要数字信息源SAR图像海岸带应用的几点探讨论文.pdf
- 海岸风沙地貌类型与分布的研究论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