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软科学项目研究成果.PDF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市软科学项目研究成果

武汉市软科学项目研究成果 探索武汉特色特大城市社会治理新路子研究 ——武汉市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治理的路径探讨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 丁士松 二O 一六年十一月 目 录 一、涉法涉诉信访概述 1 (一)涉法涉诉信访的历史渊源1 (二)涉法涉诉信访的概念界定3 (三)研究涉法涉诉信访治理的现实意义13 二、转型期我国涉法涉诉信访治理面临的制度困境 15 (一)法内维权与法外救济之内在冲突16 (二)行政主导与司法独立之内在冲突18 (三)无限期信访与司法终局之内在冲突21 (四)程序正义与实体公正之内在冲突24 (五)压力维稳与依法维权之内在冲突26 三、武汉市涉法涉诉信访治理制度改革:进展、问题及成因 30 (一)取得的进展与成效30 (二)存在的问题40 (三)原因分析46 四、进一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治理的现实路径55 (一)走出观念误区 确立涉法涉诉信访治理新思维56 (二)制定信访法律 确保涉法涉诉信访治理有法可依59 (三)整合信访组织资源 设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统一受理机构61 (四)推进诉访分离 实现涉法涉诉信访功能的理性回归65 (五)健全司法体制机制 着力发挥司法救济的主渠道作用69 (六)加强源头治理 超前防范化解各种矛盾纠纷73 武汉市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治理的路径研究 一、涉法涉诉信访概述 (一)涉法涉诉信访的历史渊源 信访行为自古有之且源远流长。早在尧舜禹时期,尧舜即设“进 善旌”、“诽谤木”、“敢谏鼓”,①有关官员根据进言者发出的信号进行 接待,可见那一时期就已经有了专门负责纳言和接待来访宾客的官 员,从而形成了早期的信访。秦汉时期,专门创设了公车司马府受理 吏民上书和内朝近臣呈奏的上书,此标志着中国封建王朝信访制度的 正式确立。②虽经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动荡,但信访因政权的巩固需要, 得以存续发展。直至隋唐大一统时期,古代信访有了一次新的飞跃。 隋朝开始正式确立“登闻鼓”,并有逐级上访和申诉之规定。所谓“登 闻鼓”,是指有冤屈者若不服判决,可不受审级限制,直接击鼓鸣冤 ③ 诉于皇帝,然后由专门的官员按皇帝的指示重新审理的直诉制度,此 乃我国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的雏形。唐朝了除传承上述信访形式外,武 则天当政时还专门设计了“匦制”(铜匦被置于朝堂之上,东、南、 西、北四格分别为延恩、招谏、申冤、通玄匦),四匦将建议性、批 ① 尧即位后,允许人们对治理提出批评或赞誉,于是在大路口和庭前设“进善之旌”,听取天下百姓的建议, 立“诽谤之木”,使天下人都能议论指责君主的过错。另外尧还派人负责看守这些设施,以便使进言信息 随时得以上达,而不会让进善之人一直立于旌下没人理睬。舜时,既立“善旌”又置“谤木”还悬鼓于堂, 使谏者击之,谏者可以借此直接陈情建言,这就是“敢谏鼓”,为使天下人畅所欲言。尧舜设的“进善旌”、 “诽谤木”、“敢谏鼓”实际上就是中国信访制度的源头。 ② 李秋学:中国信访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年版,第37 页. ③ 魏兴荣:中国信访机制回顾与展望.炎黄春秋,2009 年第8 期. 1 ① 评性、申诉性、揭发性四类“信访”事项明确予以区分。 如此分工 明晰的设计,既方便吏民上表疏铭,又使受理者容易分门别类、整理 呈报。不仅如此,武则天还特设了匦使院和专司其职的知匦使、理匦 使。匦使院主要发挥“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状”的功能,此即 ②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信访部门。可见,历史发展到唐朝,“信访” 已被正式赋予申诉与检举的功能,人们试图通过“信访”来推翻既定 判决、救济个人权利的思维方式在当时也已基本形成。此后,历代王 朝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