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节选).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论语·子路(节选)

论语·子路(节选) 庄子·山木 大学·大学之道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论语·子路(节选) 孔子(公元前 551—公元前479 ), 名丘,字仲尼,春秋 时鲁国陬邑(今山东 曲阜)人。 儒家学派创始人,中 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 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 远的影响。 《论语》共20篇,492 章,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 论。《论语》内容以社会 伦理问题为主,涉及到哲 学、教育、历史、政治、 历史、经济、艺术等方面 的内容。 其中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贯穿其中,是研究孔子及儒 家思想的重要资料。文字简 短,精练质朴,含义很深, 不少句子被人们当作格言奉 行,是我国现存最早用语录 体记录的古籍。 对后代政治、思想、文 学艺术等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被西方人称为中国人 的《圣经》。 南宋时朱熹将《论 语》与《大学》、《中 庸》、《孟子》合为四 书,为官方科举取仕的 必读书。 ① ② 子路 曰:“卫君 待子为政, 子将奚③先?”子曰:“必也正 名④乎!”子路曰:“有是哉, 子之迂⑤也!奚其正?”子曰: “ 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 知,盖阙⑥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 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 乐不兴则刑罚不中⑦ ,刑罚不 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 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⑧ 而已 矣。” (1)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 路,卞人,(公元前542-公元 前480)。孔子的学生。比孔子 小九岁。 (2) 卫君:卫出公,名辄,卫 灵公之孙。 其父蒯聩因为得罪了南子夫 人,被卫灵公驱逐,被迫逃往 晋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 蒯聩就回到卫国,父子争夺君 位。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 自己的看法。 (3) 奚:什么。 (4) 正名:即正名分。“正”是 动词,即纠正,“名”就是名 词,“正名”就是要使名词所指 的内容符合名词本身。 孔子的“正名”指社会伦理 中的客体要符合其名称,也就 是按照“礼”的标准,来“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而不是泛 指一切名词。 (5) 迂:迂腐。 (6) 阙:同“缺”,存疑的意思。 (7) 中:音zhòng,得当。 (8) 苟:苟且,马马虎虎。 “正名”是孔子“礼”的思 想的组成部分。正名的具体 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 ,只有“名正”才可以做 到“言顺” ,接下来的事情就 迎刃而解了。 中国文化中有一门学 问叫“名学” ,就是逻辑、 思想的研究。严格讲,正 名就是指确定思想的观念。 孔子强调名称与观念的 重要,认为为政就先要把思 想领导清楚,要符合儒家的 伦理规范。子路认为文化思 想是空洞的东西,孔子首先 教育他: 一个真有学问的君子, 对不了解的事不乱下断语, 然后告诉他“必也正名”的道 理。政治的重心,“名不正, 则言不顺。” 在理论、道德上上讲不过 去的事,就是不合理的事,是 一定不会成功的。“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 ,没有文化的政 权,就没有文化的社会,那么 立法的制度就建立不好,法治 没有良好的基础,一般老百姓 就无所适从了。 所以说为政的道理,首 先是思想文化的问题。领导 的重点,还是思想的领导、 文化的领导,这也是“正名” 的真正内涵。 这种观点影响非常深 远。如果一个社会到了“民 无所措手足”的状况,一般 人无所适从,不晓得走哪 条路好,这就是文化思想 的问题。 文化思想看来毫不相 干,但形成时代潮流,对国 家命运的影响非常大,在一 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文化思 想左右了历史。 孔子得出“故君子名之必 可言也”的结论,这个“名”字 包括了思想文化的内涵。真 正的传统思想,事无不可对 人言,言又具有可实践性。 在理论上,逻辑上绝对 站得住,不是空洞的,一定 是可以做得到的,所以君子 对自己的言行一定要谨慎。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