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概要1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东方高中 李冬星 * *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静息时细胞 (K+外流) 内负外正 局部刺激产生兴奋 (Na+内流) 内正外负 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 形成电位差 电荷移动 局部电流 膜外 由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 膜内 由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 形成局部电流回路 特别提示:Na+、K+在膜内外分布的不平衡是产生静息点位的原因,受刺激后, Na+通道、 K+通道的开放与关闭是产生动作电位的生理基础,注意辨别不同情况下Na+、K+的进出方向。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类型 轴突——胞体型 轴突——树突型 根据以上两种类型的突触,可以看出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是: 突触后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传递过程及特点 传递形式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传递过程 传递特点 单向传递。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 特别提示: 兴奋在神经纤维(尤其是离体条件下)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的,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三、判断反射过程兴奋传导方向的方法 1、D为突触,兴奋在该处的传递方向是单一的,传递方向是: B D C 2、有神经节的属于传入神经,可判断B为传入神经 3、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刺激A观察C的变化,或刺激C观察A的变化 例题: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刺激③处,该处细胞膜点 位变为外正内负 B 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 刺激④处,⑤处不能测到兴奋 C 兴奋在① 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较在②处传递速度快 D 若在④处施加一较强点刺激,图中①~ ⑤处能测到兴奋的只有⑤ C 脊髓横切面处的前后角、神经节及突触是判断兴奋传导方向的主要依据 四、兴奋传导或传递过程中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分析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电流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d a b c (1)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不发生偏转 四、兴奋传导或传递过程中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分析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与电流指针偏转问题分析(ab=cd) (1)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表只发生一次偏转 例题:若在图甲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a b a b a b a b 刺激 + - + + + - A ② ① ② ③ ② B ② ③ ② ① ② C ③ ② ① ② ③ D ③ ② ① ③ ② - A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注意电流表接头处的状态是兴奋还是为兴奋,然后结合静息点位的特点,判断两个接头处的点位高低。电流方向由高电位到地电位,指针的偏转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五、兴奋传导特点的设计验证 1、验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方法设计: 点击①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②处点位有无变化 结果分析: 若A有反应,且②处点 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 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②处无点位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五、兴奋传导特点的设计验证 2、验证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方法设计: 点击①处,测量③处点位变化;再刺激③处,测量①处的点位变化 结果分析: 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 均发生点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 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点位有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例题:右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 A 不放药物时,刺激B处,观察现象 B 药物放在A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C 药物放在B处,刺激C处,观察现象 D 药物放在C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C 易错分析:对照原则是生物实验的重要原则之一,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即药物放在神经纤维处、突触处及不妨药物时进行对照,通过对照,说明药物发挥作用的部位是神经元之间,而不是神经纤维上 六、激素的分泌调节 1、神经调节 当外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中枢神经系统可以直接控制某些内分泌腺的分泌,也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间接控制某些内分泌腺的分泌 神经系统 下丘脑 内分泌腺 垂体 内分泌腺 激素 激素 生命活动 六、激素的分泌调节 2、反馈调节 机体分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图集-10J301-地下建筑防水构造.pdf VIP
- 2025辽宁丹东市元宝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2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14课+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文明交通,携手共创——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班会-【中职专用】主题班会课件.pptx
- 2024年中国老年人听力损失与助听器应用调研报告.pdf VIP
- 防范酒驾醉驾及黄赌毒.pptx VIP
- 2021年:历年人大附中新初一分班考试数学部分真题.pdf VIP
- 建设单位风电项目专业标准清单.docx VIP
- CJJT261-2017 城市照明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规程.docx VIP
- GB+39800.1-202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1部分:总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