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复习2剖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说明文阅读复习2剖析

⑦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同,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义雷同情况,更不宜有“石”对“石”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式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⑧对联还有一些特殊的写法,在此仅举两种。一是从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这叫“集句”。二是“摘句”,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句直接拿来使用,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 ⑨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富贵康宁”。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14.阅读选文第②——⑧段,说说你对对联有了哪些了解?(4分) 14.阅读选文第②——⑧段,说说这几段的说明思路(4分) 说说本段的说明思路 ②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建筑相比,有它鲜明的特点:除了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体系以外,建筑的群体性也是重要特点之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性表现为一个建筑往往是由许多单幢建筑组合而成的,从老百姓的住宅到皇帝宫殿莫不如此。明清两代紫禁城中的太和殿,作为当时地位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建筑也就是一幢平面为长方形、内部也没有分割的单层大殿。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单幢建筑组合成紫禁城这个建筑群体。 * * 答题思路: ②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建筑相比,有它鲜明的特点:除了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体系以外,建筑的群体性也是重要特点之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性表现为一个建筑往往是由许多单幢建筑组合而成的,从老百姓的住宅到皇帝宫殿莫不如此。明清两代紫禁城中的太和殿,作为当时地位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建筑也就是一幢平面为长方形、内部也没有分割的单层大殿。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单幢建筑组合成紫禁城这个建筑群体。 参考答案: 首先说明“群体性”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 然后说明“群体性”的内涵 最后以太和殿为例作具体说明 说明思路——论证思路 1、先分层,理清层次; 2、找出每层中的说明对象和对象特征(事理)、说明方法、说明顺序…… 3、总分有序,分条作答,规范表述 首先,用了……说明方法(按……说明顺序),说明了…… 其次,用了…… * * 变形题目——示例《说屏》 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看,文章第②③段能否调换?说明理由。 不能调换。文章第②段介绍屏的功能,第③段介绍屏的分类及其体现的美感, ②段在前, ③段在后,照应了第①段中“我们的先人,擅长把屏的功能与美感结合起来”这一句话;第③段屏的分类所体现的美感与第④段屏的设置也要讲究美感,二者在内容上是承接关系,所以③段在④段之前;对于屏来说,介绍其功能是主要的,介绍其分类是次要的,因此,第②段在前,③段在后,也符合从主要到次要的说明顺序,突出了屏的本质功能。 说明文阅读复习 2015年11月 学习目标 理清说明层次,按要求提取、整合说明的内容。 能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的内容,完成相关链接式阅读题目。 一、理清说明层次, 按要求提取、整合说明的内容。 题目回顾 14.阅读文章,请你用简洁的话概括出书法欣赏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4分) 答题情况 满分的1人, -1分的12人, -2分或-3的16人,-4分的2人; 答案举例 (-2分)书法欣赏需要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应该通观全局,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一个大概印象;还要充分展开联想,与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正确领会作品的创作意图。 (-3分) 1、统领全局,欣赏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2、注意局部用笔,结字、章法、墨韵; 3、作品意境 4、创作背景 探究原因 ⑴书法欣赏同其它艺术欣赏一致,需要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又使书法欣赏在方法上表现出独特性。一般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⑵书法欣赏时,应首先统观全局,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进而注意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备,生动活泼。局部欣赏完毕后,再退立远处统观全局,校正首次观赏获得的“大概印象”,重新从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注意艺术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是否协调一致,作品何处精采、何处尚有不足,从宏观和微观充分地进行赏析。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