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概要1.ppt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概要1

第4章 完 从经济意义上来理解: 住户部门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相当于在核算期内不通过减少其现金、变卖其资产或增加其负债,就能消费得起的、并能满足住户成员的需要或欲望的最终消费货物和服务的最大数量; 政府部门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相当于在核算期内不通过减少其现金、变卖其资产或增加其负债,就能够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最大数量。 第四节 收入使用核算 Section 4 The use of income account 参考李连友的《国民经济核算学P159-176》 一、收入使用核算的内容及账户设置 P140-141 收入使用核算:在收入分配核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各机构单位或部门如何将其可支配收入或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最终消费和储蓄(作为收入的结余)加以完整的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可支配收入和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对于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费具有不同的意义: 可支配收入是在不使资产和负债发生任何增减的情况下可用于货物和服务最终消费支出的最大收入量; 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则是在不使资产和负债发生任何增减的情况下实际可获得的最终消费货物和服务的最大量。 因此,有必要设立两个并行的但又有密切联系的收入使用账户,以便说明不同的问题。 这两个账户分别是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和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它们分别与前述收入二次分配账户和实物收入再分配账户相衔接。 二、两种收入使用账户 P141-149 (一)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结构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是一个专用于揭示可支配收入在最终消费支出与储蓄之间的使用情况的账户。其资源方列示可支配收入(总额与净额),使用方是最终消费支出以及作为平衡项的储蓄(总额与净额)。 从表中可见,账户资源方和使用方还列有一项“对住户养恤基金净权益变化的调整”。它不是该账户的主要项目,而是由于对养恤基金的特殊记账方式引起的,在这里仅仅是为了对储蓄作一下调整。 可支配收入使用部门综合账户 从可支配收入使用部门综合账户可以看出: 最终消费支出仅与住户、政府和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这三个部门有关,而与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无关;如果将“对住户养恤基金净权益变化的调整”一项忽略不计,那么对于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而言,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仅仅是一个虚设账户。 (二)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结构 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是一个专用于揭示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在实际最终消费与储蓄之间的使用情况的账户。其资源方列示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总额与净额),使用方是实际最终消费以及作为平衡项的储蓄(总额与净额)。 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为了显示更为详细的信息,需要对经济总体的调整后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按部门分解,采用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使用部门综合账户。 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使用部门综合账户 从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使用部门综合账户可见,各部门的实际最终消费金额不同于可支配收入使用部门综合账户中的最终消费支出金额。可以说,这正是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所要说明的。 (三)指标解释 1、最终消费支出与实际最终消费 最终消费:是指为满足个人或公众的需要或欲望而对货物和服务的使用。 在一定时期内,作为生产成果的货物和服务可以有三种不同的使用方式:一是被投入当期的生产过程而消耗掉,这被称为中间消耗;二是被积累起来用于下一时期的生产过程,这被称为资本形成;三是被用作最终消费。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任何一项货物或服务的使用,都只能根据其性质归属于上述三种方式中的某一种加以核算,而不能有任何的重复计算,这是一条基本原则。 在SNA中,对最终消费的度量有两种标准: 一是以承担货物和服务的支出为标准,从支出者的角度核算最终消费,称为最终消费支出; 二是以货物和服务的实际获得为标准,从获得者的角度核算最终消费,称为实际最终消费。 之所以同时按这两种标准核算最终消费,是因为尽管在多数情况下支出承担者同时也就是获得者,但在某些情况下二者并不是统一的。同时按两种标准核算最终消费,有助于说明更多的问题。 比如,享受公费医疗的职工是医疗保健服务的获得者,但报销的医疗费却由政府负担。在这里,最终消费的支出承担者与实际获得者之间发生了一笔实物社会转移。 推广到一般:某部门最终消费支出与实际最终消费之差,正好等于该部门应收或应付的实物社会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SNA不承认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存在最终消费(即使在一些正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国家(如我国)存在着大量的企业经常向雇员提供诸如保健、娱乐、教育等方面的服务的现象)。因为在SNA看来,企业的职能就是提供以市场价格销售的各种货物和服务,实现市场供求的平衡。所以,企业并不是出于吸引雇员的目的而经常向雇员提供的这类服务,只能视为政府政策的延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