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效提问的几点思考.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标准修改稿 一、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合情推理 推理思想 演绎推理 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 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马骁娟《三角形的内角和》 问题: 1、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多少?请大胆猜想。(并说一下你是怎么得来的) 2、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 3、你验证的结果如何?(你能说一说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陈婷《三角形的认识》 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 出示学具,四人小组活动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想一想,有没有办法让这个四边形也变得稳定起来? 开放之度 必须要把握好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年龄特征 4x25+2x25=(4+2)x25----乘法分配律模型 追问:如果不计算,你能从乘法意义的角度来说明4x25+2x25 与(4+2)x25相等吗? 建构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模型 邢建领老师的《长方体的表面积》 课的开头 问题:师:要准备材料的多少应该和什么有关系? 生:与长宽高有关 师追问:长宽高用来算什么? 生:算面积的 师追问:算几个面的面积? 垃圾箱涂油漆问题 问题:应凃几个面? 生1:涂6个面 生2:涂5个面 (老师否定了生1的回答) 此时若追问:什么时候算6个面?什么时候算5个面?请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案例: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教师1:试着沿平行四边形的这条高剪开,然后看看可以将剪开的部分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2:试着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然后看看可以将剪开的部分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虽然教师没有直接指明是那条高,但发给学生的纸片上高已画好了) 教师3: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的平行四边形纸片,想想怎样把它转化成我们熟悉的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教师发给学生的学具没有画出相应的高) (五)有效提问需要进行有效地追问 1、在无疑处追问 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追问:(1)为什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呢? (2)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剪拼成长方形吗? 案例:乘法分配律 1、出示例1,“实验小学一共有25个小组参加植树活动,每组里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植树活动?” 2、你可以用哪些方法解答?通过计算你们发现了什么? 3、这样的例子你能举吗?请同学们互相举一个,让其他同学说一说,为什么相等? 4、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谁能用一个式子把它写完整? 2、善于捕捉有价值的“意外”的资源,进行有效地追问. 案例? 《认识钟表》 学生 :“老师,时针、分针我上大班就认识了!” 师追问道: “小朋友们对钟面熟悉吗?(熟悉)你们知道些什么?谁愿意给其他小朋友讲一讲。” 案例:《三角形的面积》 问题: (1)你能利用学具袋中三角形拼出一个你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吗?(先想、再选、最后拼) (2)拼出的图形与原三角形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并说明理由 师:大家得到了什么结论? 学生:老师我的三角形拼不出学过的图形? 师追问:为什么拼不成? 生:我的学具袋中没有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所以拼不出。 师:在老师这里你选一个吧,看能不能拼成? 生:现在可以了。 师追问:为什么可以拼成? 生:只有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或矩形。 (六)有效提问需要启发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 新课标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1、加强指导和示范,让学生“会问”。 低年级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不知道如何提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的鼓励、引导,做好示范。教师示范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提问题,从而使学生敢想敢问到善问。 2、精心设计,让学生“善问”。 例如,我教“3的倍数特征”时,让学生随意出一个数,我马上判断出是不是3的倍数,再让学生检验,结果学生发现百分之百正确,他们马上产生疑问:老师有什么秘诀?于是我顺势说:“你们想知道什么?” “3的倍数有什么特点?……”于是我板书课题“3的倍数特征”,全体学生带着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