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树脂基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概述;一、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1949年:模压成型技术研究成功。;1963年前后在美、法、日等国先后开发了高产量、大幅宽、连续生产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板材生产线.;进入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先进复合材料(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 简称ACM)。这种先进复合材料具有比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更好的性能,是用于飞机、火箭、卫星、飞船等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理想材料。;在70年代树脂反应注射成型(Reaction Injection Molding, 简称RIM)和增强树脂反应注射成型(Reinforced Reaction Injection Molding, 简称RRIM)两种技术研究成功,; 自从先进复合材料投入应用以来,有三件值得一提的成果。;树脂基复合材料在中国的发展;;二、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优点;;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特点;第二节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原料;一、树脂;1、热固性树脂;不饱和聚酯 ;不饱和聚酯的树脂体系 : 交联剂 :烯类单体,包括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二乙烯基苯等。 引发剂:打开交联剂分子和不饱和聚酯分子链上的双键,开形成自由基,发生自由共聚反应,达到交联固化的目的。引发剂一般为过氧化物。 增稠剂 :调节其粘度(碱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如MgO, CaO, Mg(OH)) ;不饱合聚酯树脂的性质 ;2、化学性质 1)主链上的双键可以和乙烯基单体发生共聚交联反应,转变成不溶、不熔状态。 2)主链上的酯键可以发生水解反应,酸或碱可以加速该反应。若与苯乙烯共聚交联后,则可以大大地降低水解反应的发生。 3)在酸性介质中,水解是可逆的,不完全的,所以,聚酯能耐酸性介质的侵蚀;在碱性介质中,由于形成了共振稳定的羧酸根阴离子,水解成为不可逆的,所以聚酯耐碱性较差。; 4)聚酯链末端上的羧基可以和碱土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例如MgO,CaO,Ca(OH)2等]反应,使不饱和聚酯分子链扩展,最终有可能形成络合物。分子链扩展可使起始粘度为0.1~1.0Pa·s粘性液体状树脂,在短时间内粘度剧增至103Pa·s以上,直至成为不能流动的、不粘手的类似凝胶状物。树脂处于这一状态时并未交联,在合适的溶剂中仍可溶解,加热时有良好的流动性 ;其增稠机理如下: ;不饱和聚酯树脂种类;按性能分类: 通用型; 耐腐蚀型; 阻燃型; 低收缩型; 耐侯型聚酯树脂;;;;;;;; 常用交联剂: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基甲苯、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最常用的是苯乙烯。 ;苯乙烯的优缺点: 优点: 粘度低;与树脂有良好的共混性,能很好的溶解引发剂、促进剂;苯乙烯双键活泼,易于进行共聚反应;价格便宜,材料来源广。;缺点: 沸点较低(145℃),易挥发,有一定毒性,对人体有害。 用量对性能的影响: 苯乙烯用量过多:胶液稀,操作时易流胶;制品固化收缩率大。 苯乙烯用量过小:树脂胶液粘度大,不易使用;同时固化不完全,制品的软化温度低。用量一般在30~40%。 ;引发剂 引发剂可以产生自由基,引发树脂体系进行固化反应。引发剂一般为过氧化物,其通式为 ROOR`。引发剂的主要类型有:氢过氧化物、酸过氧化物、酮过氧化物、酯过氧化物、二酰基过氧化物。;最常用的有: 过氧化二苯甲酰 过氧化环己酮(混合物) 过氧化甲乙酮(混合物) ;过氧化物的特性指标: 以活性氧含量; 临界温度; 半衰期来评价 ①活性氧含量 表明可以产生自由基量的指标。;名称;;③半衰期 在给定条件下,引发剂分解一半所需时间,表明了引发剂的反应速度。 一般情况下引发剂用量增加,反应速度增加。用量过少,反应速度慢,甚至固化不完全;用量过大,反应速度过快,放热峰过高,影响产品质量,而且成本高。 引发剂的用量一般控制在0.5~2%之间。;;这种能使引发剂降低分解活化能,降低引发温度的物质称为促进剂。 引发剂-促进剂体系称为引发系统 常用的引发剂-促进剂体系有: 过氧化苯甲酰-叔胺体系 过氧化环己酮-环烷酸钴;;叔胺类;B 酮过氧化物-环烷酸钴引发体系;;是空气中的O2和水分有明显的“阻聚”作用 自由基与苯乙烯的反应速度比自由基与O2的反应速度慢104倍,一般聚酯树脂制品固化时,表面应覆盖聚酯薄膜。若不用薄膜覆盖,也应使成型表面形成与空气隔离的物质如蜡类,否则自由基与周围空气中的O2 、H2O反应,耗去大部分自由基,造成表面固化不完全而发粘。 ;;固化制度: 室温 ?60℃,1小时 ?80℃,4小时 ?100℃,4小时 ?12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