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第一部分自然观试卷.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何兵 第二章 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结构 课外阅读要求 阅读教材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了解什么是系统,系统的构成要素,系统的基本属性。 了解自然界的层次系统 一、自然界是如何存在的? 客观唯心主义: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或绝对精神的外化 主观唯心主义:人类主观精神或某种神秘的先验主体设置的结果 机械唯物主义:某种“与人分离”的绝对的机械的客观规律的运动变化 辨证唯物主义:是人参与其中的人化的自然界;是获得了“人的本质”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 1、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但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客观性; 可知性; 客观性:量子力学只表明微观课题的结构具有潜在性,并不意味着微观客体的存在依赖于观察手段,更不能说明由微观粒子组成的“月亮在无人看它的时候不存在”。 可知性:直接、间接的存在、可知。 2、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从物质分类看: 自然界可分为生命界和非生命界, 生命界包括:动物(150多万种)、植物(30多万种)、微生物 (8-9万种); 非生命界包括:宇观领域、宏观领域、微观领域(包括两类、四大家族,即轻子类和重子类,光子族、轻子族、介子族、重子族); 从物质聚集态看: 自然界物质可分为五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固态; 有研究认为自然界还存在反物质和真空场等物质形态 3、自然界物质形态的统一性 宇宙万物在化学元素上的统一性; 碳、氢、氧、氮占98% 宇宙万物在基本粒子层次上的统一性; 实物和场两种基本物质形态的统一性; 实物:指以间断形式存在的物质形态,包括一切微观粒子、原子、分子、宏观物体、宇观天体和生命物质形态。 场:指以连续形式存在的物质形态,包括电磁场,引力场、介子场、胶子场等,是实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传递者。 二、自然界的系统联系方式 (一)系统的概念 贝塔朗菲:作为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认为“生命现象是不能用机械论观点来揭示其规律,而只能把它看成一个整体或系统来加以考察”。贝塔朗菲认为“系统的定义可以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是关于整体的一般科学”。? 系统就是:“相互作用着的诸元素的综合体”。 W.R.艾什比:艾什比提出把系统看成一个“黑箱”的观念。他认为只要研究输入和输出的信息的变化情况,便可推测系统的整体结构,而不必去打开“黑箱”认识系统的详细情况。这样一来,一般系统论可以看成“按控制论的研究轨道发展的一门学科”。? 钱学森:“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份”。 __《组织管理技术》钱学森《文汇报》1979年9月27日 (二)系统的特点 系统由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 系统都有一定的结构; 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时空混合结构 系统作为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 系统都离不开环境; 首先,环境提供物质系统存在的外部条件; 其次,物质系统的功能只有在环境中才能实现; 再次,环境对物质系统具有调控作用 (三)系统的分类 以人对自然物的参与程度分: 天然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 以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分: 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以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特点分: 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 以系统所处的状态分: 平衡态系统、近平衡态系统、远离平衡态系统 以人对系统的认识程度分 黑系统、白系统、灰系统 (四)系统中两对重要关系 系统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系统的整体性是系统最大的特性。贝塔朗菲认为“为了理解一个整体或系统不仅需要了解其各部分,而且同样需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他主张从事物的关系中,相互作用中发现系统(整体)的规律性,这就是整体性观点的具体表述。相似于亚里斯多德的一个著名命题:“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 整体与部分之间是如何相互过渡的呢?在系统中,整体与部分是通过非加和性过渡的。它表征着新属性的出现,表征系统与其构成部分之间的质的差异。即构成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经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而彼此约束和选择、协同和放大,这种交换是由耦合关系产生的相干性实现的。 据此要求我们:应该从整体出发,分析其中的各部分之间是如何耦和的;应该分析在什么条件下加和性和非加和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