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马立克氏病防治技术规范资料.docVIP

十一、马立克氏病防治技术规范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一、马立克氏病防治技术规范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简称MD),是由疱疹病毒科α亚群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以危害淋巴系统和神经系统,引起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肿瘤为特征的禽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为预防、控制和消灭马立克氏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马立克氏病的诊断技术、疫情报告、疫情处理和预防措施。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从事禽类饲养、经营和禽类产品生产、经营,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2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病原分离鉴定或血清学诊断。 2.1 流行病学 鸡是主要的自然宿主。鹌鹑、火鸡、雉鸡、乌鸡等也可发生自然感染。2周龄以内的雏鸡最易感。6周龄以上的鸡可出现临床症状,12~24周龄最为严重。 病鸡和带毒鸡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呼吸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羽毛囊上皮细胞中成熟型病毒可随着羽毛和脱落皮屑散毒。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很强,在室温下传染性可保持4~8个月。 2.2 临床症状 本规范规定本病的潜伏期为4个月。 根据临床症状分为4个型,即神经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 神经型:最早症状为运动障碍。常见腿和翅膀完全或不完全麻痹,表现为“劈叉”式、翅膀下垂;嗉囊因麻痹而扩大。 内脏型:常表现极度沉郁,有时不表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有的病鸡表现厌食、消瘦和昏迷,最后衰竭而死。 眼 型:视力减退或消失。虹膜失去正常色素,呈同心环状或斑点状。瞳孔边缘不整,严重阶段瞳孔只剩下一个针尖大小的孔。 皮肤型:全身皮肤毛囊肿大,以大腿外侧、翅膀、腹部尤为明显。 本病的病程一般为数周至数月。因感染的毒株、易感鸡品种(系)和日龄不同,死亡率表现为2%~70%。 2.3 病理剖检变化 神经型:常在翅神经丛、坐骨神经丛、坐骨神经、腰荐神经和颈部迷走神经等处发生病变,病变神经可比正常神经粗2~3倍,横纹消失,呈灰白色或淡黄色。有时可见神经淋巴瘤。 内脏型:在肝、脾、胰、睾丸、卵巢、肾、肺、腺胃和心脏等脏器出现广泛的结节性或弥漫性肿瘤。 眼 型:虹膜失去正常色素,呈同心环状或斑点状。瞳孔边缘不整,严重阶段瞳孔只剩下一个针尖大小的孔。 皮肤型:常见毛囊肿大,大小不等,融合在一起,形成淡白色结节,在拔除羽毛后尸体尤为明显。 2.4 实验室诊断 2.4.1 病原分离鉴定(见附件1) 2.4.2 病理组织学诊断 主要以淋巴母细胞、大、中、小淋巴细胞及巨嗜细胞的增生浸润为主,同时可见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和雪旺氏细胞增生。 2.4.3 免疫学诊断 免疫琼脂扩散试验(见GB/T 18643)。 2.5 鉴别诊断 内脏型马立克氏病的病理变化易与禽白血病(LL)和网状内皮增生症(RE)相混淆,一般需要通过流行病学和病理组织学进行鉴别诊断。 2.5.1 与禽白血病(LL)的鉴别诊断 2.5.1.1 流行病学比较 禽白血病(LL)一般发生于16周龄以上的鸡,并多发生于24~40周龄之间;且发病率较低,一般不超过5%。MD的死亡高峰一般发生在10~20周龄之间,发病率较高。 2.5.1.2 病理组织学变化 禽白血病(LL)肿瘤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大小一致的淋巴母细胞增生浸润。MD肿瘤细胞主要表现为大小不一的淋巴细胞。 2.5.2 与网状内皮增生症(RE)的鉴别诊断 网状内皮增生症(RE)在不同鸡群感染率差异较大,一般发病率较低。其病理组织学特点是:肿瘤细胞多以未分化的大型细胞为主,肿瘤细胞细胞质较多、核淡染。有些病例也表现为大小不一的淋巴细胞。 现场常见MDV和REV共感染形成的混合型肿瘤,需做病原分离鉴定。 2.6 结果判定 2.6.1 临床诊断为疑似马立克氏病 符合流行病学2.1、临床症状2.2和剖检病变2.3的。 2.6.2 确诊 符合结果判定2.6.1,且符合实验室诊断2.4.1;或符合2.4.2和2.4.3的。 3 疫情报告 3.1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患有本病或疑似本病的禽类,应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3.2 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按国家动物疫情报告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4 疫情处理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结合病原分离鉴定、组织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测做出的诊断结果可作为疫情处理的依据。 4.1 发现疑似马立克病疫情时,养殖户应立即将发病禽群隔离,并限制其移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及时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病理解剖、采集病料、实验室诊断等,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4.2 当疫情呈散发时,须对病禽及同群禽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