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18 诗词三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3.docVIP

2017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18 诗词三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18 诗词三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3

诗词三首 一、语段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2题。虞美人李 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下列有关词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给词人倍添烦恼他劈头怨问苍天“何时了”一语读来令人不胜好奇。词人问天天不语转而自问“往事知多少”。“往事”当指被俘后沦为阶下囚的悲惨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词人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D.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的艺术结构形成震撼人心的美感效应。解析:选B。“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这首词中多处采用了对比和呼应的手法请举例加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这首小词中词人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如过去生活与眼前生活的对比等能选取其中两处加以分析即可。答案:一、二两句“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和人间事的一去难返对比;三、四两句“又东风”和“故国不堪回首”对比;五、六两句“应犹在”和“改”对比。“又东风”“应犹在”又呼应“何时了”;“不堪回首”“朱颜改”又呼应“往事(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书 愤陆 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塞上长城B.“早岁那知世事艰”中“那知”一词隐含着对年轻时不知世事艰难的自责诗人年轻时何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诗中“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和“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相互激扬因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诗人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解析:选B。B项自责”一词不符合诗的意思。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两句是以诸葛亮自况的语句结合诸葛亮的事迹和课后注释联系诗人的处境分析即可。答案:这两句诗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达自己的追慕向往之情。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二、语言运用.(2014·高考山东卷)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考生需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去考虑内容上要符合节日的特点形式上要符合对联的特点。“江边柳线”与“门上桃符”有明显的春节的特征红”与“绿”相对下联要收在平声上这样就很容易确定写春节的对联。同样“青艾驱瘴”“碧波竞舟”具有典型的端午节特征驱瘴答案: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词可以想象成五个电影镜头前四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最后一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场景]深院小楼、春夜、月明[人物]李煜镜头一:李煜凄苦地披上外衣走上小楼天上挂着一轮圆月院子里的虞美人花正在开放。镜头二: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陷入痛苦的回忆中。镜头三(黑白片):南唐后主王宫规模盛大、气势恢宏的歌舞《霓裳羽衣曲》正在上演舞女娉婷千娇百媚;南唐后主李煜与众臣纵情欢娱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镜头四:南唐的宫殿女墙颓坏雕栏玉砌、宛囿花草荒芜一片萧条…镜头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上面示例看要采用描写的手法还要结合《虞美人》一词最后一句的意境。答案:(示例)李煜垂手扶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