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做一做 选择题: ( )1、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 )2、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但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可做可不做。 选择题: 1、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法律鼓励和提倡的是( ) A、进行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 B、宣传科学,反对迷信 C、参加宗教活动 D、向英模学习,树立文明风尚 2、公民必须按法律的要求去做,下列属于法律要求做的行为有( ) (1)依法纳税 (2)依法服兵役 (3)维护国家统一 (4)保守国家秘密 A、(1)(2)(3) B、(2)(3)(4) C、(1)(3)(4) D、(1)(2)(3)(4) ⅹ √ C D 3、中学生贾某,以路灯为靶子,用弹弓接连打碎了三个灯泡。对于贾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贾某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 (2)贾某没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3)贾某这么做是他的自由,法律无权干涉 (4)贾某的行为触犯了法律,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A、(1)(2)(3) B、(1)(2)(4) C、(1)(3)(4) D、(1)(2)(3)(4) 问答题: 我们应该怎样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B * 结合提问逐步展示 第二课 我们应尽的义务 第二框 忠实履行义务 比较 项目 含义 途径 实施手段 范围 法定 义务 ? ? ? ? 道德 义务 ? ? ? ? 必须履行 积极履行 法律规定的 自发形成的 国家强制力 自觉自愿 小 大 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区别 温故知新 本课结构提纲与知识要点 预习展示 忠实履行义务 法律所鼓励的积极去做 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法律所要求做的必须去 5.12汶川地震——记住这一悲惨的时间 北京各界群众踊跃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 ☆ 各地市民等待义务献血 -----是爱的奉献 更是一种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居民自发地为安置点内的灾民送来免费快餐 1、中国人民支援灾区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体现了宪法提倡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和责任;还体现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充分体现着国家“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2.赈灾捐助活动属于履行义务吗?是道德义务还是法律义务? 3.他们的行为是法律鼓励的,要求的,还是禁止的呢? 属于道德义务 法律鼓励的 4.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应当怎样做? 5.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哪些? 从事义务劳动、义务献血、爱护公物、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倡公民节约和反对浪费、植树造林、晚婚晚育、计划生育、见义勇为 等等 (答案写到书上p19) 我们积极去做 1. 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有益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行为。对于法律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 一、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2.为什么要积极去做法律鼓励做的事情?/ 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什么重要意义? 一、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3.我国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社会主义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而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社会主义法律的不足,支持和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而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案例一:某镇女村民王某生有两个儿子,其丈夫在老二出世后不久便过世。王某在老大14岁、老二12岁时,将两个儿子丢在公公、婆婆身边,只身一人离家出走。四十年后,王某又回到了家乡,此时王某已近80岁,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困难,要求两个儿子给付赡养费。 ? 案例二:在孟某3岁时,程某将孟某收为养女,并将孟某抚养到24岁,后因两人之间的纠纷,程某解除了与孟某的收养关系。多年后,孤身一人的程某要求孟某尽赡养义务,并每月支付赡养费400元。 案例分析 王某的两个儿子及孟某需要履行对老人的赡养义务吗? 思考问题: 婚姻法第21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施某,男,20岁,在乡、村干部动员其报名应征时,态度不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