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r.HU Bijie 医院感染暴发及其处置 你们医院过去三年里,共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次数? 0 1~2次 3~5次 6~10次 10次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的描述 第七条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职责是:(五)研究并制定本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 第八条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职责是:(七)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的暴发,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积极救治患者。 第十八条 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一)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二)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三)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因素,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的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 第二十九条 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四)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暴发的监测工作情况;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未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和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四条 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未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或者发生医院感染未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造成医院感染暴发、传染病传播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 第三十五条 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未按本办法规定报告的…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三)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暴发流行的常见病原体 美国 1984~1995发表555起医院感染暴发 细菌71%(393) 病毒21%(117) 真菌5%(28) 寄生虫3%(15) 不明(2) 上海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举例 2001年上海某医院儿科心脏术后18例肺炎克雷白杆菌血流感染暴发 1999年上海某医院心脏手术后5例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暴发 国外报告引起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细菌 军团菌 嗜血杆菌 霍乱菌 肠球菌 金葡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A群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结核菌 非典型分支杆菌 重大灾情通报 “通则不痛” 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外源性 可预防性 感染控制环节漏洞 社会影响严重性 历次重大医院感染事件回顾 某妇婴医院新生儿柯萨奇病毒感染暴发(辽宁沈阳,1993年) 新生儿院内感染柯萨奇病毒B(安徽黄山,1993) 某妇产医院新生儿柯萨奇病毒感染(北京,1992) 5名新生儿离奇死亡 警方正在进行调查(上海,2004) 据儿童医院医务科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5名婴儿全部都是出生不足月、体重在1000克~2000克的早产儿。其中有3名婴儿为重危病人,送进医院时就已是高危病人,婴儿体重较轻,大脑发育和呼吸发育不全;而另2名婴儿也是早产儿,进医院后已经住院一段时间,经过重症监护室的几次抢救,从死亡边缘线上挽回生命,处于病情恢复期。而前几天,病情也已经有所好转。但由于病情始终不稳定,昨夜又有病情反复,经过抢救也没有稳定,发生死亡。据悉,这5名早产儿都是日前分别从上海市和外地各个医院妇产科转院而来的病人。但有关方面始终不肯透露病人的住院时间。目前,有关部门和警方正在对此事件进行调查。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暴发流行(安徽马鞍山,1989) 新生儿鼠伤寒医院感染暴发(安徽合肥,1989) 大面积新生儿腹泻暴发(内蒙古呼和浩特,1987~1992) 20年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沙门菌是内蒙古地区医院内新生儿腹泻的最危险因素。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后期全部为鼠伤寒沙门菌,进入90年代沙门菌种发生变化,并在87年和92年与奇异变形杆菌一同引起大面积新生儿腹泻暴发。从75年至92年,分别在75、79、83、87和92年共发生5起。 (河北石家庄,1995) 儿科病房两次肠道鼠伤寒暴发(新疆乌鲁木齐,1996~1997) 对象:1996年1月和1997年2月两次在我科住院期间被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的患儿。 年龄:两次发生肠道鼠伤寒的29例病例中, 男18例, 女11例。年龄最大4岁,最小23d。其中1岁25例,占86.2%,1岁4例,占13.79%。 检验:29例均做便常规及培养。其中所有病例在第1次送检的便常规中即检出大量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