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高职考试《语文》适应训练(九)
高职考试《语文》适应训练(九)
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选出下面对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龟(jūn)裂 揩(kāi)油 乳臭(xiù)未干
B.窠(chǎo)臼 贮(chú)藏 虚无飘缈(miǎo)
C.造诣(yì) 横亘(gèng) 情不自禁(jìn)
D.星宿(xù) 粗糙(cāo) 鲜(xiān)为人知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3分)
A.通过全村人的努力,这片沙滩变成了良田。
B.同学们都发扬了团结互助的精神和认真学习的态度。
C.风遇到防护林的时候,速度就减少了一倍。
D.由于游泳技术的提高,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游泳活动提供了条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书籍的浩瀚海洋里,学会使用书目,常常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B.我国历代史学家励精图治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著作。
C.乐曲奏响了,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多瑙河之夜》。
D.王教授每月的工资一到手,先到书店转一转,如今他的私人藏书可谓汗牛充栋。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昨天我们得知申奥评估团已在三天前来到了北京。
A.记者在北辰桥找到了读者王建国来信中所说的“最高限护栏”。
B.母亲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斗争的经验。
C.老师要求我们明天按时到校。
D.吴师傅说他开这辆大型运输车已有好几年了。
6、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明明有流水,却听不见水流声。仰头西望,半空中挂着一条两尺宽的白带子,随风飘动。
②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是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③村长带人把黑龙潭的水牵到了村边的农田里。
④任何共产党员都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A.①借喻 ②暗喻 ③拟物 ④借代 B.①借代 ②暗喻 ③拟物 ④借喻
C.①借喻 ②拟物 ③拟人 ④借代 D.①惜代 ②暗喻 ③拟人 ④借喻
7、下列文中 的关联词语依次是( )(3分)
其次说到学习国际的革命经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许多同志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似乎并 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 为了单纯的学习。所以 读
了, 消化不了。 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 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
A. 不是 而是 虽然 但是 只 而 B.不但 而且 虽然 可是 只 因
C.不是 而且 既然 但是 只 并 D.不但 而是 既然 可是 只 因
8、下列语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成功还需要有一定的天赋和机遇,但是超人的勤奋可以带来天赋,实实在在的勤奋可以代替机遇。(选择复句)
B.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转折复句)
C. 他既怕冷,又不愿多穿衣服。(并列复句)
D.不管认识不认识,见到谁都打招呼。(递进)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之“散”,不能全然没有限度和约束,故有“形散神不散”之说。
B.小说的人物要求是真实的,不能进行艺术加工。
C.《景泰蓝的制作》的语言准确、通俗、平实,其作者叶圣陶被称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D.元代著名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窦娥冤》是一出杂剧。
10、阅读下面这首诗,选出鉴赏不当的一项( )(3分)
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A.这首句“风雷”是作者借助天候的自然特征,来反映社会政治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革的强烈要求和对人才辈出的新时代的热烈向往。
B.第二句以马喻人,用“万马齐喑”形象地喻写当时清王朝压制人才,造成上下一片沉闷的社会现实。
C.诗的最后二句,诗人以火山爆发似的激情,响彻长空的呼声,向冥冥上苍发出召唤人才解放的呐喊,成了黑暗时代的空谷传响。
D.这首诗天上与人间想象奇特,现实与理想交相辉映。“万马齐喑”是幻想天上境界,“抖擞”是人间现实的写照,“降人才”是对未来的憧憬。
二、现代文阅读。(38分)
(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上午8时20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