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职中12-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二(含答案).docVIP

北京市职中12-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二(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职中12-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二(含答案)

北京市职中12-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第三》)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雅:一向 B. 称:符合 C. 加:超过 D. 遂:于是 2..A.B.C.D..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分) 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商风:秋风。 怆悢(liàng):悲伤。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8. 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在批判大会上,马寅初镇静地谈论“冷水澡”和“热水澡”,泰然自若地应对,表现了他对这场运动的嘲讽,以及面对打击从容、乐观的人生态度。 B.马寅初在一次报告会上喧宾夺主地批评历史系主任翦伯赞教授不爱体育锻炼,身体很差。作者记叙这件事,意在说明马寅初是一个爱护身体,注重体育锻炼的人。 C.文革之初,马寅初新手将一百多万字的《农书》烧毁,是他对社会现实无奈妥协的体现。 D.作者截取了文革前后马寅初生活中的点滴故事来描述他的形象,介绍他的精神,正遵循了“典型环境中典型形象”的文学创作原则,将文学性和历史性巧妙地结合。 9. 马寅初的“硬朗”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10. 简要分析这篇人物传记的叙写思路。(4分) 11. 对于马寅初的不妥协,本文却赞扬他“与‘北大之精神’若合符节”,但也有人认为他是“不识时务”,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作简要阐述。(6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B.C.D.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 。 , , 。在这样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中,科学发现就成了科技创新的原点。 ①产业转型升级依赖于科技创新 ②生长于成果转化 ③这个过程萌芽于科学发现 ④收获于产业发展 ⑤而科技创新又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⑥产业发展又需要有新的科学发现来打破旧有的模式来获得重生。 A.①⑤③②④⑥ B.①⑤②④③⑥ C.②④③①⑤⑥ D.②③④⑥①⑤ 15. 请仿照下面句子,另选一物体,写两个立意相反的句子。要求切合物体的特点,蕴含人生哲理。(4分) 圆规——只有站稳脚跟,才能画出一个圆满的人生。 圆规——正因为你的固守,才使你的一生永远在原地转圈。 16. 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字。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 也同样要望。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在园林建筑艺术中,???????,有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丰富了。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望到千秋之雪、万之船,以小见大,从而获得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俄国著名的小说家契诃夫曾经满含深情的对俄国作家蒲宁说:我只害怕托尔斯泰。您想想吧,是他写出了这样的文字,说安娜感觉到,她看见自己的眼睛在黑暗中放光。 蒲宁,这位在俄罗斯文坛一向清高、独来独往的贵族作家,对托尔斯泰也同样怀着这种高山仰止的敬意,他在回忆录中供述:不知怎样的,这位老人还是让我害怕的。 害怕,都是害怕。他们害怕这位文学巨人,害怕他有的父亲般的威严。 可是,我们又太不害怕了。我们不害怕大自然,不害怕会的力量,不害怕真理,不害怕正义,不害怕良知…… 当我们什么都不害怕的时候,什么事不敢做当我们什么事都敢做的时候,我们还能做什么 读懂材料,结合材料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一)1.(2分)D项,“遂”这里是动词,解释为“成全”。 2.(2分)B项。(都表被动,A介词,从/介词,对;C连词,来/连词,因为;D连词,如果/连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