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年鉴 2010.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亳州年鉴 2010

抢抓机遇 开拓奋进 努力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温泉县地处祖国西北部,准噶尔盆地西缘,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630公里,距亚欧大陆桥西桥头堡阿拉山口口岸169公里,伊犁霍尔果斯口岸170公里。全县总面积5881平方公里,边境线长276公里,辖2镇、3乡、2场,境内驻有兵团农五师所属87、88团。居住着汉、蒙、哈、维等24个民族,总人口7.48万。是自治区的22个畜牧业县和41个粮食生产县之一,是自治区级“旅游强县”,为自治州的农业区、生态区和旅游区。 2009年,温泉县在自治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自治州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总体要求,奋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各项预期目标任务。全县地方生产总值达到7.79亿元,较上年增长16.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增长37.3%;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226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712万元,增长22.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20元,增加502元。 农业农村工作实现新发展。立足农牧民持续增收,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和生产布局。小麦种植面积达18万亩,冬小麦面积达到9.38万亩;以马铃薯、西瓜、沙棘、花卉为主的特色种植已达1.2万亩并逐步形成规模。高效节水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首次试点推广加压滴灌技术获得成功。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推进草畜平衡牧民定居示范点建设,新增饲草料4万亩。积极发展牦牛、土鸡、獭兔等特色养殖业,规模已达12.5万头(只)。粮油、畜禽、花卉、冷水鱼等农副产品加工类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快速发展,荣获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先进县”称号。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93万人次,实现创收3937万元。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共投入涉农资金1.4亿元,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工业经济取得新突破。深入实施以优势资源转换增值为核心的“工业富县”战略,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506万元,较上年增长26.8%。在立足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品开发两大领域外,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首次实现马铃薯、冷水鱼鱼片等地产品直接出口零的突破,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71.3万美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762万元,增长20.1%,完成任务的115%,出台了《温泉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泰能矿业、华阳矿业、田野食品等8家企业成功落户温泉。 城市建设和管理再上新水平。按照“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城市建设目标,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宜居城市。聘请国内知名规划设计院进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投入1.3亿元,实施了幸福苑住宅小区二期工程、四街建筑物“穿衣戴帽”、县城路灯改造等建设项目,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制定了《温泉县城市管理办法(试行)》,大力开展了街容街貌和环境卫生整治,顺利通过自治区“最佳卫生县城”复验。 旅游业呈现新景象。对旅游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加快了旅游景区通讯、住宿、接待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依托“那达慕”草原节、新疆环赛里木湖自行车赛等活动,着力打造“神山圣水、西域泉都”品牌,成功创建自治区“旅游强县”,切实提升了旅游业的知名度和整体发展水平。全年接待游客20.05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979.8万元,分别增长5.6%和6.1%。 社会各项事业开创新局面。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全年投入涉及民生资金2亿元,有力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投入2681万元,更新改造危旧教学用房1.7万平方米, “两基”顺利通过国检。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农合参合率达99.25%;累计为1158户计划生育家庭发放奖励扶助金,荣获自治区“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县和“计划生育优质协会”称号。成功举办了第七届“那达慕”草原节、新疆第三届环湖赛温泉赛段和闭幕式颁奖文艺晚会等大型文体活动,荣获自治区“乡村百日文体竞赛先进县”称号,乌兰牧骑队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荣誉。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中央农村广播电视节目无线综合覆盖率达到99%。新建廉租住房200套、抗震安居房1514户,连续五年荣获自治区“抗震安居先进县”称号。实现就业再就业2918人次。 维护稳定强化新举措。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坚定不移抓好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保持了全县社会大局稳定。深入开展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打牢了各族干部群众维护团结稳定的思想基础。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健全完善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宗教人士和宗教场所制度,杜绝了零散朝觐现象的发生。边境管控连续三年保持“零越界、零公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连续三年实现零进京赴乌上访目标。 党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圆满完成,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正在深入开展,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进一步深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