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目标从正反两方面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认识人类活动对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的影响掌握人类活动对灾情起到的放大或缩小的作用认识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成灾的不同特点重点难点重点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通过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难点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人类活动对灾情有放大和缩小的作用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之一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请大家阅读页图文内容从正反两个方
知识目标 1、从正反两方面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2、认识人类活动对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的影响。 3、掌握人类活动对灾情起到的“放大”或“缩小”的作用。 4、认识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成灾的不同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 1、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2、通过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难点: 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①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②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③人类活动对灾情有“放大”和“缩小”的作用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之一 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请大家阅读18页图文内容,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人类活动是如何减少或增加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的。 (正面)进行生态建设:人类进行生态建设,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从而降低灾害的频度。 例如:(1)修建水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局部地区的水循环,减轻洪涝灾害的发生;(2)植树造林和保持水土:可以减少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 (反面)②造成生态破坏:人类超强度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恶化,致使环境更不稳定,导致多种自然灾害频发。 例如: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就会使洪水和沙尘暴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塌陷,并由此诱发地震或塌方,引种的环境污染导致酸雨、赤潮。 {阅读指导}: 阅读第 18页“灾害的前兆与预报”这段材料,谈谈你有什么认识? 虽然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强度具有随机性,人类还无法控制,但自然灾害发生和发展过程具有自身的规律,理论上是可以预知和预测的,准确的认识灾害的前兆,及时采取措施,可以大大减轻灾害的程度。 随堂练习 例一:如果下图表示的是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 ) ①修建了水利工程②开辟了运输航线③加固了防洪大堤④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随堂练习 例二:人类能够减少滑坡灾害的工程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B迁移居民 C砌石护面、设置排水沟 D建立监测网络 1、人类活动影响自身的易损程度 人口最脆弱的受灾体:一切灾损中人员伤亡是最重要的,人员伤亡是衡量灾情大小的衡量标准。 人口也是最活跃的受灾体:人能以各种行为来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人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在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影响着人自身的易损程度。 2、不同的土地的利用类型的易损程度不同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的灾害中易损性不同,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有可能改变城市灾情。 例如:①在相同强度的自然灾害下,不同土地利用易损性不同(同是地震,建筑用地的易损性远远大于耕地) ②城市用地迅速扩大,耕地、林地、草地用地的减少,直接导致洪水径流的增加,加重城市的洪水灾害。 读图指导 读图1.29,说明深圳某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洪水的影响。 根据图例,该流域从1980到2000年间,大面积的耕地、林地、灌草转变为城镇用地,而且城镇建筑用地的密度加大。同期,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的区域的洪水流量明显增大,而林地保留较好的西部地区洪水流量则无大的变化。可以看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洪水量大小的区别,即随着城市用地迅速扩大,耕地、林地用地减少,直接导致洪水径流的增加,加重了城市的洪水灾害 3、工程措施能改变受灾体的易损性 通过这个案例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提高房屋的抗震强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灾情,说明了工程措施对于受灾体易损性的改变作用明显,是重要的防灾减灾措施之一。 随堂练习 2004年7月中旬,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遭遇暴雨侵袭,地下管道宣泄不畅,某些路段积水成灾,给城市交通及公共管理带来了一次“突发性考验”。 暴雨给城市带来的损失远比附近郊区大,对城市“突发性考验”,远比郊区严峻,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绿化面积少,对雨水的调节功能差 ②交通堵塞 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④排水不畅 ⑤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筑物多而集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④⑤ D.②③⑤ 阅读教材21页相关图文,说明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 读图1.30说明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机”制 为什么说人类合理利用土地对灾情有缩小的作用? 人类合理利用土地,能够改善孕灾环境和受灾体条件,从而减小损失。例如:我国的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措施,改善植被条件,直接或间接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强度,减少灾情损失;退田还江湖、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避免了受灾的可能;改善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发展适宜区域农业资源条件的作物,可以减少遭受洪涝灾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曲面变形的水平集方法 - lsec - icmsec.pdf
- 曲线运动章节复习学案.doc
- 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阵列供暖系统性能试验 - 农业工程学报.pdf
- 全玻璃真空管型太阳热水器内流场的cfd模拟 - dtu orbit.pdf
- 全部附件 - 武汉市建筑节能办公室.doc
- 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对流换热试验与模拟 - ingenta connect.pdf
- 全钢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有限元分析及试验对比 - 钢结构.pdf
- 全国2013年1月自考试卷物理(工) - 山东自考网.doc
- 全国城市太阳能热水器产生的季节性废热调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doc
- 全过程审计模型在海外工程中的应用研究.pdf
- 2025年烟台市正大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2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衢州市属国企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法律合规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岗位招聘【人力资源部(干部人事部)】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滁州定远县中盐东兴盐化股份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DB1331T109-2025雄安新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标准(963.84KB)(1).pdf
- 2025辽宁省能源控股集团所属抚矿集团招聘7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华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社会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内蒙古大唐国际锡林浩特矿业有限公司采煤自营专项社会招聘3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年12月云南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最近下载
-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pdf VIP
- 尾矿库安全规程.docx VIP
-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有害因素.doc VIP
- DX—TH2使用与维护说明书附图.doc VIP
-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pdf VIP
- GB30000.26-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26部分:特异性靶器官毒性 反复接触.pdf VIP
- 2025《速度、力度与常用音乐术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GB 30000.28-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28部分:对水生环境的危害.docx VIP
- GB30000.27-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27部分:吸入危害.pdf VIP
- GB30000.25-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25部分:特异性靶器官毒性 一次接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