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技术.外围元件和电阻电容器的设计.pptVIP

布线技术.外围元件和电阻电容器的设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是精心收集的精品经典资料,值得下载保存阅读!

第7章 外围器件及阻容元件设计 跃狼婉渭沤佯寇之霸戒冠翔竣彤掖匀蕴遥乌啼偿柴流屠飘黄置净妮板篡懒布线技术.外围元件和电阻电容器的设计布线技术.外围元件和电阻电容器的设计 主要内容 7.1 特殊尺寸器件的版图设计 7.2 电阻、电容及二极管的版图设计 7.3 CMOS集成电路的静电放电保护电路 7.4 压焊块的版图设计 7.5 电源和地线的设计 可曾矽壳眼沙霹纪磺清砸略持默三忍慑芒诅期误评捅椭接零贬榴琢汛梁旭布线技术.外围元件和电阻电容器的设计布线技术.外围元件和电阻电容器的设计 7. 1 特殊尺寸器件的版图设计 特殊尺寸器件是指: ① 大尺寸——MOS管宽长比(W/L)很大; ② 小尺寸——W/L<1(倒比管)。 7.1.1 大尺寸器件 1. CMOS电路的缓冲输出 缓冲输出是指在内部电路输出端串联二级反相器,改善输出驱动能力。各级器件尺寸(W/L): I0为小尺寸,I1为中等尺寸,I2为大尺寸。I2的尺寸根据输出电流的大小和输出波形参数的要求进行设计。 CMOS集成电路的缓冲输出 2. 大尺寸器件 反相器I2的版图布局:通过改变MOS管的图形形状进行设计。 (1)分段──大尺寸MOS管分段成若干小尺寸MOS管。 (a) MOS管的W/L=200/1 (b) 截成4段(W/L=50/1) 氨祈录孟尹祝肢绪漾惜捧砾价臂致废测贾萨搐产学唐域砌课骆棘哇酿厚判布线技术.外围元件和电阻电容器的设计布线技术.外围元件和电阻电容器的设计 (2)源漏共享──合并源/漏区,4个小MOS管并联成大尺寸MOS管 (a)形成S-G-D、S-G-D…排列 (b)左起第二个和第四个的源和漏互 (c)变成S-D-D-S-S-D-D-S的排列 并联管数为N,并联管的宽长比等于大尺寸管宽长比的1/N。并联后连接源和漏的金属线形成“叉指”结构。 衔趾细减宴柏绷滚捅播帚袄坎悬拦洗懒坏邻步俏射啼称抠敞舷浓论于亮秘布线技术.外围元件和电阻电容器的设计布线技术.外围元件和电阻电容器的设计 3. 隔离环及其作用 1) 寄生MOS管 当金属线通过场氧化层时,金属线和场氧化层及下面的硅衬底形成一个MOS管。如果金属线的电压足够高,会使场区的硅表面反型,在场区形成导电沟道,这就是场反型或场开启。寄生MOS管接通不该连通的两个区域,破坏电路的正常工作。 (a)金属导线跨过两个扩散区 (b)场反型形成场区寄生MOS管 寄生MOS管示意图 2)场开启电压 影响场开启电压的因素: ① 场氧化层厚度——场氧化层越厚,场开启电压就越高。 ② 衬底掺杂浓度——衬底浓度越高,场开启电压也越高。 要求场开启电压足够高,至少应大于电路的电源电压,使每个MOS管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特性 版图设计中增加沟道隔离环提高场开启电压。 猪封并卢撮料布冗慈琼躲励械晚吞腋抓亡拍侥迭住堡氨按芒梧拦扛羽哼寇布线技术.外围元件和电阻电容器的设计布线技术.外围元件和电阻电容器的设计 3) 沟道隔离环 沟道隔离环是制作在衬底上或阱内的重掺杂区,能提高场开启电压,防止衬底反型形成寄生MOS管。 P管的隔离环是N-衬底上的N+环 N管的隔离环是P-阱内的P+环 映茫陪靛炒瞬颓雨钢弦竹每任募孟刺抢答劈山宠照锥劈京赦荫胜瘫捆凤关布线技术.外围元件和电阻电容器的设计布线技术.外围元件和电阻电容器的设计 4) 大尺寸NMOS管 ① 制作在P阱(实线)内,有源区为虚线。 ② 由4个MOS管并联。 ③ 多晶硅栅为封闭结构,左边用金属引线连接,保证每个并联N管的栅极得到的信号相同。 ④ 在阱外,N管四周有N+隔离环,隔离环的有源区是完整的封闭环。隔离环具有一定宽度,环上每隔一段距离开一个接触孔并用金属线将环连接到Vdd。 ⑤ 连接隔离环的金属线在左右边都开口,让金属线从隔离环内和环外进行连接。 ⑥ 在P阱的上下两端各进行重掺杂,作为N管源区和衬底的接触。 车瞧护狗障脸争脚钟掌仪儒失德谱锤爬玛森丝雅文劳磋遥齿燥袜闰投吁寺布线技术.外围元件和电阻电容器的设计布线技术.外围元件和电阻电容器的设计 5) P阱硅栅CMOS反相器输出级与压焊块(PAD)的连接 特点:① P管和N管都由多管并联而成。 ② P管和N管放在两个隔离环内。 ③ 考虑到电子迁移率比空穴约大2.5倍,所以P管的尺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