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时代的文化融合 身边的全球化.docVIP

后奥运时代的文化融合 身边的全球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奥运时代的文化融合 身边的全球化

后奥运时代的文化融合 身边的全球化毫无疑问,如果要提起西方对中国的印象、想象和幻想,你永远绕不开的就是那位意大利三流作家写的游记:《马可 但可惜的是,眼下来中国的老外们却并不奉《马可“中国人交往21条军规”,在中国签单、投资、赚钱,和中国人说着“你好,谢谢”,和中国人交朋友、拉关系 这个世界就像一颗钻石,你永远数不清它有多少个面,你只知道它漂亮、昂贵,你就充满了幸福感 西方的中国想象曲线 在我们的采访中,绝大多数外国人在来中国之前的想象中少不了这样的形象:一望无垠的蓝灰色中山装。如果回溯几十年去做采访,结果中一定会增加不少关于辫子的讨论。如果再回溯几百年,我们就可以写一本《黄金国度旅游手册》了 从1247年到1447年,在西方陆续出现了不少和中国有关的文学作品。《马可曼德维尔游记》,把中国描述为一个奢靡豪华的世俗游乐场,这种描述实际上代表了人类的普遍欲望。现在有人批评马可 这种伊甸园或者游乐场的象征被赋予在中国身上几百年之后,西方的中国想象曲线开始向下坠落。从马戛尔尼或者更早的利玛窦、明恩溥、马礼逊等传教士时代开始,透过外国人眼里看到的中国渐渐变成一个“老大帝国”的形象,它迷信狂热、规则混乱、身躯庞大却没有清醒的头脑、一直摇摇欲坠却奇迹般地站立不倒。马戛尔尼在日记中写道:“华夏帝国是一个古老、狂热、产生一流战争狂人的国家……她也许不会马上沉没,而是像残骸一般漂流一段时间,然后在海岸上被击成碎片;但她将永远无法在旧基础上重建。”不幸的是,勋爵先生的预言并没有实现,但中国却如他的主观描述一样开始被赋予道德评判。在美国人特拉维斯冲突。我们在看到英国人如何审视自己的道德观的同时,却也看到中国在西方人的眼中怎样渐渐滑入道德、信用双重破产的深渊 世俗欲望的集大成者,变成了道德破产的悲伤之地,这也是自然而然的想象定势。在毛姆等作家笔下XX年公映的、由他同名小说改编的好莱坞电影《面纱》中,中国依然是这样一个迷乱的伤心之地。而中外影评一致指出,这部电影相当符合毛姆的原意 共同想象体 西方对中国总是保有着持续而浓厚的想象力,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召唤出不同的中国形象,就如同德鲁伊祭司和神秘的大自然相沟通。中国,不再是一个地理上确定的国家,而是文化想象中某一个具有限定特征的“异托邦”,它要么比西方更好,要么比西方更坏 黄仁宇曾说过,在西方人眼里,中国只有两个形象,要么是白雪公主,要么是老妖婆。他在西方的游学和讲学经历中,最感到愤怒的就是,西方人总会简单地去界定中国的“失败”:一个几亿人的国家折腾了几个世纪,却不过是在不断地失败 文学家笔下的中国和史学家笔下的中国,当然是两个中国。游客看到的中国和投资者看到的中国,自然也是两个中国。每个时代的中国,当然都是另一个中国,但它们同时又是同一个中国。史景迁笔下那个癫狂、固执、不知所谓的天主教徒胡若望,难道和那个为自己的理想主义付出巨大代价的儒学秀才曾静,居住在同一块土地上?在孔飞力的描述中,江南弥漫着恐怖慌乱的妖术氛围,这真的是郎世宁在宫廷里画出那些奢靡细腻作品的时代么?黄仁宇笔下的中国和费正清笔下的中国难道是同一个国家?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和毛姆的《在中国屏风上》叙述的难道也是同一个国家? 每个中国人,甚至在中国混过很多年的老外们,都不得不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中国具有相当大的复杂性。在构成这种难以辨识的复杂性的元素中,外国人的想象占了一半,中国人的行为占了另一半。在西方人眼里,始终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来回摇摆的中国,与其说是一个实在的地方,不如说是一个梦境,它表达的是无意识中的恐怖与欲望 而中国人则喜欢奉献这样的梦境,当然是努力奉献美好的那个梦。中国人不懂得西餐礼仪,首先会被中国自己人鄙视;而外国人不会使用筷子,中国主人则善解人意地奉上刀叉。中国人出国旅游中的不雅行为,在国内BBS必然成为热帖,被所有国人斥为丢尽了中国人的脸面;而外国人在中国的出格行为,则被中国人视为西方人的豪爽性格。一位在中国上海居住了很多年、已经自诩为中国通的美国人这样总结中西文化的对冲:西方人思维太简单,而中国人又太好面子 超国民待遇并不是一种道德指涉,而是中国人喜欢看到外国人到中国来实现梦境,从而提升自己的荣誉感――他们是客人,所以要让他们感到无比的舒适。但是,他们真的觉得自己是客人吗?他们真的认为客人需要这样被对待吗? 在西方对中国的想象曲线下面,正有一条中国对外国的想象曲线,这两条曲线共同构成了中国这个共同的想象体 归化与全球化 黄仁宇回忆起他儿子杰夫被问及长大要当美国人还是中国人的时候,小家伙回答:“当然是美国人。”理由是,“首先,我出生在美国,不是中国。其次,我从来没去过中国。第三,你们讲两种语言,而我只会讲英语。”数年后的一次学校游行中,杰夫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