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这就是时间的魔法,血雨腥风,可能褪色成一抹浅浅的痕迹;惊心动魄,也可能变成可以在阳光下娓娓道来的传奇。 新圣女公墓是欧洲三大公墓之一。它的总面积7.5公顷,埋葬着26000多个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的名人尸骨。这里沉睡着著名文学家普希金,作家果戈理、契诃夫、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舞蹈家乌兰诺娃,画家列维坦,科学家图波列夫、瓦维洛夫,政治家米高扬、波德戈尔内等等。这些曾经对俄罗斯的历史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世纪伟人都长眠于此,而且每个人通过自己独特的墓碑,向世人讲述着他们不同的生命故事。在俄罗斯人的心中,新圣女公墓不是告别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读生命、净化灵魂的教堂。?? 死亡,永远都是悲哀的故事,是人类永恒的、无法愈合的伤痕。无论生命的道路上有多么枝繁叶茂,花果累累,优美迷人,路的尽头却只能是一片未知的黑暗。 在满地都是空酒瓶的俄罗斯,东正教的信徒在教堂里失声啜泣;在俄罗斯人能歌善舞的背后,是牵狗散步的妇人凝望河流默默沉思的背景。即便是夏日,这里也有阳光下的哀愁。然而,这哀愁里却有一种哀而不伤的淡定,有一种镇静、坚韧甚至优雅的情怀。 这就是新圣女公墓给我的感受。这片埋葬着俄罗斯历史上两万多名人的墓园,就这样带着骄傲、带着尊贵、带着超越世间烟火的沉静,来到我的面前。 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一段俄罗斯游记中的描写: 芭蕾舞舞蹈家乌兰诺娃(Ulanova,Galina Sergeevna)的墓碑。 她生命中最美的一刻被永远凝固了下来。 苏联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索比诺夫去世后,女雕刻家穆希娜对他墓碑的设计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终于,一只垂死的天鹅形象震撼了所有前来参观的游客。这只美丽的天鹅成为了索比诺夫灵魂的化身。 坦克炮的设计师拉夫里洛维奇,由于他设计的穿甲炮弹,可以穿透100厘米厚的钢板,雕塑家就将他的墓碑设计成一块厚度为100厘米的弯曲钢板,而墓碑上的三个弹孔则形象地向后人炫耀着这位武器专家研制的炮弹威力是多么的巨大。 俄罗斯著名演员、歌唱家夏里亚宾的墓前立着一座全身雕像。雕像的姿态是当年著名画家列宾为他画的肖像。夏里亚宾靠坐在沙发里,一手搭在扶手上,一手插在坎肩里,头略微上扬,神情专注,似乎在聚精会神地倾听音乐。这座传神的雕像不仅唤醒了人们对夏里亚宾歌声的追忆,更唤起了许多俄罗斯老人对他的挚爱和怀念。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Никита Сергеевич Хрущёв 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 于卡利诺夫卡出生,在莫斯科逝世,曾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任内对苏联各方面实行积极改革。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衔接雕琢而成,代表了他鲜明的个性和充满争议、毁誉参半的一生。据说,赫鲁晓夫生前曾经辱骂过这位雕塑家(涅伊兹维斯内),但是,在他临终前却嘱咐家人一定要请这位雕塑家为他建造墓碑。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座构思奇特、寓意无穷的雕塑精品。雕塑家是公允而大度的,他雕刻的赫鲁晓夫的头像甚至带有一丝幽默与玩世不恭的色彩,很好地诠释出赫鲁晓夫不按常理出牌的狡黠的政治家个性。 做“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的赫鲁晓夫(在以前的会议上,赫鲁晓夫曾高呼斯大林是他的父亲),对着西方官员叫嚣“我们一定会将你们埋葬”的赫鲁晓夫,在大裁军的军怒人怒中,在经济改革的民不聊生中,终是难逃在“政变”中仓惶下台的命运。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一位失败的改革者,也有人说赫鲁晓夫是历史的巨人。但无论如何,赫鲁晓夫向人们摊开了一段真实的历史。戈尔巴乔夫在回忆录中写道:“历史永远不会忘记赫鲁晓夫揭露‘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行动,这是对集权体制的第一次冲击,也是使前苏联朝民主化迈进的第一次尝试。”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Борис Николаевич Ельцин 1931年2月01日~2007年4月23日 出生地: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 主要成就:建立俄罗斯联邦 俄罗斯首任总统 叶利钦的墓碑是一面做成俄罗斯国土的国旗。鲜明地彰示了他作为俄罗斯第一任总统的历史地位。 人的一生必须活得像支巨大而明亮的火把,尽全力去点亮生命。尽管到最后会化为灰烬,但却远胜于一生卑微。 ——1990年,叶利钦在接受《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叶利钦出生于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普通农户家庭。满月时,父母带其到教堂接受洗礼,心不在焉的神父只顾跟别人闲聊,忘记将桶中叶利钦捞出来,等叶利钦的母亲扑过去将儿子救起来时,婴儿已是奄奄一息。父亲因此给大难不死的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