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的概念隐喻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报道中的概念隐喻研究

新闻报道中的概念隐喻研究【摘要】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知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隐喻不仅可以反映作者的思想理念,而且还可以构建一定的观念或现实,影响读者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分析《人民日报》有关高等教育改革的报道发现,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手段 【关键词】隐喻 高等教育改革 新闻报道 意识形态 隐喻一直是哲学家、修辞学家、文学批评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的研究对象,但长期以来对它的研究仅局限于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范畴。1980年,Lakoff Johnson在开创性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不仅可以反映说话人/作者的思想理念,而且还可以构建一定的观念或现实,影响听话人/读者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认识。本文以Lakoff Johnson的认知隐喻理论为框架,对《人民日报》近九年(XX年)中的概念隐喻 本研究语料来自《人民日报》网站的电子数据库,首先通过搜索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获得所有包含该关键词的新闻报道,然后通过逐篇阅读删除除了关键词以外内容关联性不大的新闻报道,最终获得XX年~XX年与高等教育改革相关的75篇新闻报道,共约115,388字,包括新闻、简讯、观点、专访、政策、讲话、理论文章等类型。本文仅讨论语料中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几组主要的概念隐喻,分别是:“工程”隐喻(出现639次,占39.81%), “工厂”隐喻(出现392次,占24.42%),“战争”隐喻(出现226次,占14.08%),“人类”隐喻(出现167次,占10.4%),“道路”隐喻(出现75次,占4.67%) “工程”隐喻。“工程”隐喻是使用最多、最突出的概念隐喻,可以用来比喻人才培养、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高等院校、师资队伍的逐步加强等。请看以下例句:(1)此次改革不是普调工资,也不是滥发奖金,是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的必然要求。(XX年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如果长期扩招,学生质量是否得到保证?(XX年可以根据年生均培养成本收取一定比例的学费。(XX年来,在多年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多种方式,加快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2000-08-25)另如,将大学的规模对应于人的身材,如果大学不考虑质量,盲目追求数量,过度扩大招生规模势必会成为“胖子”,不能“健康”发展。例如:一所健康发展的大学应该是身材适中的,不能都长成“胖子”,否则就会出现很多毛病。(2006-07-18) “道路”隐喻。在始源域“道路”这一概念隐喻中,与目标域“高等教育”关系最密切的特征为“从一个出发点开始朝目的地前进”。例如:清华大学正在向着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大学目标前进……。(2001-07-31)另外,作者也借助“道路”隐喻清晰地表达并努力使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虽然高等教育改革面临许多困难,改革的成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许多人的奉献和努力,但是改革是势在必行的,高等教育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1)……他只是把自己当成一块铺路石……汗水和毕生的心血铺向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胜利的坦途。(2002-03-19)(2)李岚清强调,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2000-04-04) 结 语 从以上对《人民日报》新闻报道中的概念隐喻分析可以看出,隐喻作为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作者利用了人们所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引发读者的推理和联想,通过“工程”、“工厂”、“战争”、“人类”、“河流”、“道路”等始源域的映射,多角度、多方位地投射于与“高等教育领域”相关的一些目标域,本体的特质借助于喻体而得到充分传播。作者不仅使用这些隐喻来构建语言,产生丰富的话语意义,而且帮助受众从各种角度来理解和认识新的概念和事物,对大众的思想进行新的塑造,同时这些隐喻也充分反映了作者的潜在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发展变化对于人们思维和话语的影响。(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 注释 ①③Lakoff, G. and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p.5,p.157. ②Fairclough, N.,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2, p.194.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