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格权 人身权利 (内容) (内容、地位) 法律链接 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1)*起因: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正当防卫中所指的不法侵害主要是指那些社会危害性大,侵害程度激烈,具有积极进攻性的侵害行为。正当防卫的必须是为了保护公私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对象:正当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不法侵害人”是指在犯罪行为中,犯罪的主体。 3)*时间:正当防卫行为必须是实际发生而且正在进行的违法侵害行为。 4)*限度:遭遇非法侵害,应依法正当防卫,防止防卫过当。 自杀是青少年第一死因 因生命教育的缺失、社会压力的加大,导致青少年自杀、自残现象不断发生。我国每年自杀人数达28.7万,还有200万人自杀未遂。也就是说中国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同时还有8个人自杀未遂。 有关专家披露,在15岁到34岁的青少年死亡事件中,自杀已经成为第一死因,约占死亡总人数的26.04% 2、如果你面对有人落水,你会怎么办?(提示:从自护与救人两个角度去考虑。) (1)危难时刻要学会保护自我,也要尽一切可能去挽救他人; (2)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也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案例: 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用铁锤残忍的杀害了自己的四位同学. 一伙由不到20岁的10个人组成犯罪团伙半年内在河南省作案60多起. 17岁少年为偷钱上网玩暴力游戏,狠心砍死睡梦中的奶奶. 2003年冬,中国震惊全国的特大杀人案侦破,29岁的杀人魔黄勇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连续杀死青少年17人,杀伤1人,黄勇供述本人从小酷爱看武打录像,凶杀恐怖片,自感杀人刺激。 -----暴力文化虽不至于直接促成犯罪,却诱导青少年以暴力解决问题。 最近,广州警方抓获了一名光天化日下拦路抢劫的少年。据这位少年讲,他在网吧里整整打了一天一夜游戏,出来后浑浑噩噩,脑子里想的还是游戏里的砍砍杀杀。这时正好遇见一位衣着入时的妇女走过,就动了抢劫的念头,于是遏制不住,操起路旁水果摊上的西瓜刀就朝那个妇女的手提包砍了过去。。。。。。 这位少年就因一念之差,造成受害人右小臂严重受伤,他自己也被依法刑事拘留。 1、你如何评价行凶者的行为? ──这是一种漠视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2、这种行为给两人造成了什么后果? ──给两个家庭都带来了无尽的伤害,行凶者还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我们绝不可以这样! 我们中学生要关爱生命与健康,远离暴力。 避免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方法: (1)应从小树立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3)以正确的方式和合法的手段处理与他人的矛盾,远离暴力。 (2)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因故发生了争执,要懂得控制情绪、宽容他人,以避免因一时冲动而导致伤害事件的发生。 ● 我们应该看到,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例如 民警护送儿童过马路 路遇伤者奋力抢救 义务献血 你还能列举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例子吗? 1.社区安装健身器材; 2.商家销毁过期食品、药品; 3 .厂家召回不合格产品; 4 .护送盲人过马路; 5 .人行路上铺设盲道; 6 .死后捐献人体器官; …… 说一说: 一天,中学生王明、徐文、钟平、黄晓芳放学回家,走到学校附近的河边时,忽然听见有人大喊“救命”。原来是同学张刚等四个学生均不会游泳,在此危急关头,四个学生有三种不同表现。 关爱他人也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项的。 王明纵身一跃跳进河中,试图拉张刚上岸,结果河水 湍急,不会游泳的两个人抱在一起在河中挣扎。 钟平、黄晓芳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找救人工具,发现旁边有一根三米长的木棍,两人马上拿起木棍,将另一头伸向河中,让二人抓住。这时几个成年人跑来,有的跳到河里救人,有的帮着拉木棍,大家齐心协力将二人救上岸。 徐文想:自己不会游泳,也没有法定的救助义务,还是自身安全重要,于是扬长而去。 1、请从法律与道德等方面评价上述三种表现。 2、如果你遇到类似情况,应该怎么办? (提示:从自护与救人两个角度考虑) (1)王明能奋不顾身,见义勇为,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境界;但他虽有高尚的道德,却缺乏救人的本领,盲目下水,只能适得其反,救人不成反而更添一个落水者。他的行为从道德角度来说值得赞赏,但不宜提倡。 (2)徐文以自己不会游泳为由,见死不救,扬长而去,虽不违反法律,但其行为严重违背了社会道德,应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3)钟平、黄晓芳两位同学,虽然自己不会游泳,但他们机智灵活,及时求救,自己没有受到损害又救了别人,既符合法律规定又体现了两人较高的道德修养,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1、请从法律与道德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届中考思想品德第一轮复习第十八课时第十单元认识国情爱我中华课件.ppt
- 2014届一轮复习第一课我国的国家制度(上).ppt
- 2014届中考政治《第14课时维护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复习课件.ppt
- 2014届政治生活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已整理、用).ppt
- 2014届政治高考总复习——政治生活第四课.ppt
- 2014届一轮复习第二课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ppt
- 2014届第一轮复习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ppt
- 2014届高三《政治生活》第六课第一二框.ppt
- 2014届高三一轮复习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ppt
- 2014届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七课中华民族精神.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