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旋流井施工方案新
青钢轧钢1#高线工程旋流池(沉井)工程
施工方案
唐山市滨海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5月15日
第一章 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是根据选流池施工图纸及山东正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青钢轧钢1#高线工程旋流池(沉井)补勘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进行编制。
本工程施工方案包括了工程概况,施工准备,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主要施工方法,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等等。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着重研究沉井的施工方法及模版安装、钢筋制按,混凝土浇捣等施工工艺,在遍过程中,结合本公司的施工经验、施工能力及资源、机具配备情况进行编制。
采用的国家或行业规范、标准、图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格》 JGJ10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
《施工现场监时用电安装技术规范》 JGJ46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 11G10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青钢轧钢1#高线工程旋流池(沉井)工程。
旋流井为钢筋混凝土构筑物,±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2m。
旋流井位置如下图:
旋流池外筒全高为19m,外径15.6m,壁厚0.8m;内筒外径4.8m,壁厚400mm。其样式如下:
旋流池采用沉井施工,分四段浇筑,三段下沉。
旋流池±0.000以下采用C40防水砼,抗渗等级P10,需添加HEA系列砼防水剂。混凝土配制要求要求加入矿物质,如粉煤灰,火山灰等同时掺入防腐阻锈外加剂,筒壁与土接触表面防腐涂刷聚合物水泥砂浆15mm或防腐涂料;封底砼采用C20素混凝土。
旋流池基础坐落在⑨层强风化花岗岩层上,若实际未达该层,则用C20素混凝土垫至该层。
地质情况,查阅《地勘报告》土层分布自上面分别为:
第一层:素填土(Q4ml)(青岛标准层第①层)
黄褐色,湿~很湿,松散,该层成分由花岗岩风化砂、碎石及风化岩块组成。该层分布普遍,厚度:2.80~4.00m,平均3.28m;层底标高:0.49~1.57m,平均1.08m。
第二层:粉细砂(Q4m)(青岛标准层第②层)
灰褐色,饱和,松散,磨圆度较好,级配较差,砂粒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该层分布普遍,厚度:2.20~4.80m,平均3.82m;层底标高:-3.91~-1.65m,平均-2.74m;层底埋深:6.20~8.20m,平均7.10m。
第三层:淤泥质粉质黏土(Q4mh)(青岛标准层第④层)
灰黑~灰褐色,流塑~软塑,稍有臭味,含少量贝壳碎屑,刀切面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分布普遍,厚度:1.50~3.50m,平均2.47m;层底标高:-5.94~-4.76m,平均-5.21m;层底埋深:9.10~10.20m,平均9.57m。
第四层:淤泥质粉土(Q4mh)(青岛标准层第④层)
灰黑~灰褐色,很湿,稍密,稍有臭味,含少量贝壳碎屑,摇震反应迅速,干强度较低,韧性较差。该层分布普遍,厚度:1.50~3.80m,平均2.74m;层底标高:-5.94~-3.55m,平均-4.92m;层底埋深:7.80~10.20m,平均9.23m。
第五层:淤泥质粉质黏土(Q4mh)(青岛标准层第④层)
灰黑~灰褐色,软塑,稍有臭味,含少量贝壳碎屑,刀切面光滑,干强度较低,韧性较差。该层分布普遍,厚度:1.10~2.80m,平均2.07m;层底标高:-7.71~-6.34m,平均-7.27m;层底埋深:10.70~12.00m,平均11.63m。
第六层:粉质黏土(Q3h)(青岛标准层第⑩层)
灰黑色~灰褐色,可塑,土质不均匀,局部含少量砂,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分布普遍,个别钻孔缺失,厚度:0.70~1.00m,平均0.82m;层底标高:-10.63~-10.14m,平均-10.42m;层底埋深:14.40~15.00m,平均14.75m。
第七层:强风化花岗岩(γ53)(青岛标准层第⒃层)
黄褐色,岩芯呈砂状、碎石状,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明显变化,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干钻不易钻进。该层分布普遍,厚度:7.20~10.40m,平均8.85m;层底标高:-20.71~-17.64m,平均-19.22m;层底埋深:22.00~25.00m,平均23.58m。
第八层:中风化花岗岩(γ53)(青岛标准层第⒄层)
黄褐色,岩芯呈块状、短柱状,结构部分破坏,风化裂隙发育,岩芯钻方可钻进,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裂隙较发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一般节长6-15cm,最大节长70cm。
地下水情况,根据《地勘报告》拟建场区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1.00~2.00m,抗浮设防水位可按4.50m考虑。
第三章 施工部署及施工准备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