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十八 石缝间的生命
一、关于字词
(一)加点的字注音。
采撷( ) 栖身( ) 吮吸( ) 犀利( )
潸然( ) 扼制( ) 枯萎( ) 逊色( )
(二)根据课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1.黑黝黝 :
2.驾驭:
3.贫瘠:
4.佐餐 :
5.困厄:
(三)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种子 倔强 严俊 乳汁
B.狭隘 团簇 调落 悬涯
C.浸袭 繁演 絮伞 震憾
D.撒落 娇嫩 贪恋 缆绳
二、关于课文
(一)填空。
1.《石缝间的生命》一文的“石缝间”强调了生命生存的恶劣环境,而“生命”则是通过对 、 、 三种具体植物的描写,讴歌其顽强与拼搏精神。
2.课文写松柏,紧扣“ ”展开,然后由松柏的外形到松柏的 ,并具体写出了松柏的 、 、 、 ,这一切都令人赞叹不已。
3.写无名野草,用“ ”点出小草之小,用“ ”点出营养之贫瘠。
4.文中“不定”与“无人采撷”两个词语写出了这些种籽 的命运,而“不能再找到泥土”则进一步写出了石缝间的生命所遭受的 。
5.林希,原名 ,1954年在《河北文学》首发小说。其诗集《 》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新诗奖及1983-1984年度天津鲁迅文学特别奖。
(二)判断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并作简单分析。
1.石缝间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2.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
3.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
4.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一个可靠的抓手。
(三)简单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将石缝间的蒲公英和田野上的蒲公英从哪几方面进行了比较?突出了什么?你有何感悟?
2.“愿一切的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切切”这表达了作者怎样一种心愿?
3.为什么说石缝间的生命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参照课本回答。
4.为什么说“生命正是要在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锤炼自己”?
5.石缝间的生命对“飞鸟及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有何意义?对于其他生命的激励又有何意义?用书上的话回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衣上都要( )伤疤。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地艰难。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 )开了繁茂的枝干,( )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 ( )在石崖上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创业的拼搏。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的,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 ) 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 )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土地。
1.根据课文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动词,并体会其作用。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A.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地艰难。( )
B.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着伤疤。( )
C.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 )
D.只有那在石崖上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 )
3.结尾一句属于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4.对此文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是过渡句,以此引出松柏。
B.“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一句是说小花小草生命的弱小,不够顽强,不如松柏值得称赞。
C.“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是说松柏为了占有更多的生存空间所采取的极端手段。
D.“由此”的“此”指代的是“一株松柏”。
5.模仿这段文字写一段话。要求从自然界中捕捉一植物或动物的艰难生存方式,表达出被触动的情感。
三、扩展和活动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坚硬的风景
陈原
石头向着天空伸展,便形成山。形成绵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胶州职中12-13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题一(含答案).doc
- 能源单元练习.doc
- 胶州职中12-13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题二(含答案).doc
- 舟山市2013届高职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doc
- 胶州职中12-13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
- 舟山市2013届高职班高三数学下学期5月模拟试题一(含答案).doc
- 舟山市2013届高职班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
- 舟山市2013届高职班高三数学下学期5月模拟试题二(含答案).doc
- 苏州市2005-2006年度职三教学调研测试英语卷.doc
- 舟山市2013届高职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