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纤的演进
Network常識-光纖概述(Issue 01)
光纖的演進
1966-美籍華人高錕及Georgo.A.Hockham根據介質波導理論共同提出光纖通訊的概念.
1970-美國康寧公司首次研發出級射率光纖,同年貝爾實驗室研發出發光器,正式拉開光纖通訊的序幕.
1972-原材質,制棒,抽絲的技術不斷提升,衰減系數由原有的20dB/km降至4dB/km.
1976-美國西屋電氣公司在亞特蘭大成功進行世界第一個以45Mbit/s傳輸110km的光纖通訊網路的實驗.
Today-光纖通訊由原有的45Mbit/s提升至目前的40Gbit/s.
光纖通訊的特點(與電纜及微波比較)
優點 缺點
高頻寬,通訊量大
衰減小,傳輸距離遠
信號串音小,傳輸質量高
抗電磁干擾,保密性高
光纖尺寸小,重量輕,
便於敷設及搬運原料
資訊充裕
光纖彎曲半徑不宜過小
光纖終端處理不易
分路及藕合操作繁瑣
光纖基本結構
光纖的尺寸
光纖的材質
玻璃光纖-玻璃核心及玻璃纖衣
(光纖的玻璃是非常純的二氧化矽或溶解石英,再參雜其他化學原料
以達到所須的折射率,如鍺或磷增加折射率,硼減少折射率)
膠套矽光纖-玻璃核心及塑膠纖衣
塑膠光纖-塑膠核心及塑膠纖衣
光纖的分類(以光纖的傳播模態)
級射率多模(Step-Index multimode)
漸變折射率多模(graded Index multimode)
單模(Singlemode)
級射率多模光纖
級射率多模光纖是最簡單的型式,核心直徑由10~970μm都有,包含玻璃,膠套矽光纖,塑膠光纖結構,雖然級射率光纖在高頻寬及低損耗上不是最有效,但是最廣範被使用的光纖.
級射率多模光纖最大的缺點是因光纖不同模態的路徑長度變化造成的模間色散.
級射率多模光纖的模間色散為15~30ns/km
漸變折射率多模光纖
漸變折射率多模光纖是減少模間色散的另一種方式,核心有無數中心層玻璃,類似樹木的年輪,由中心軸核心向外每一連續層有較低的折射率.
漸變折射率多模光纖的模間色散為1ns/km或更少
單模光纖
另一種減少模間色散的方式是減少核心的直徑,直到光纖僅能有效地傳送一個模態,單模光纖有一個非常小的核心直徑僅5~10μm,標準的纖衣直徑為125 μ m.
典型光纖物理特性
1310nm 1550nm
單模 0.45 0.30 3.5 18 發光器的種類
光纜基本結構
光纜緩衝層
加強工件
加強工件是加機械強度至光纖,在施工期間及之後,支使張力及壓力應用到光纜,使光纖不受到傷害,主要的加強工件如下:
Kevlar芳族聚硫安氨纖維
鋼鐵
玻璃纖維環氧樹脂棒(FRP)
光纜披覆
披覆類似電線隔離,提供保護免於磨損,油氣,酸,鹼,溶劑等等影響選擇披覆的材料,依據不同環境影響所要求的抵抗程度及價格而定.
ISO/EN OPTICAL LINK PARAMETERS
OPTICAL POWER BUDGET CAMPUS BACKBONE
光纖終端箱
光纖跳線
ST connector
FC connector
MTRJ connector
SC connector
Fiber LAN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