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章 典型雷电描述.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典型雷电描述 8/20us 和 10/350us 具体含义 ? 在1995年以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采用8/20 波形测试浪涌保护器,“国际电气规范”(IEC)也采用相同的做法。但此后,在IEC 61643标准文件中,却对安装在建筑物进线处的浪 涌保护器引入了新的“配电系统1级防护”测试方案。为了适应IEC 61643对冲击脉冲电流(Iimp)的要求,测试机构不得不将测试波形改为10/350。而这一变化的所谓“理论基础”是:10/350的波形更接近于直接雷击的波形参数,因此,在对此类进行浪涌保护器(IEC称SPD)的有效性测试时采用10/350波形比8/20波形更合适 什么叫10/350 波形? 10/350 是表示冲击脉冲电流时间变化的数据。其中10(微秒)表示冲击脉冲到达90%电流峰值的时间,而350表示从电流峰值到半峰值的时(T2)。 事实上,不管成因是否为雷击,任何一个持续时间在350毫秒的高峰值电流(Ipeak)对于任何一种以半导体元件为主的保护器都是致命的。 现在我们可以明确:IEC 61312-1 标准文件的制定者们采用了10/350波形这个事实。然而,通过该标准文件的IEC TC 81委员会会议还在其标准文件中宣称“采用10/350测试波形的理由就是:常见雷击的‘半峰值’时间就是350毫秒。” 典型雷电描述 1、雷电波形   a)10/350us是时间与电流的曲线,是典型雷电击穿大地的雷电流曲线,是雷电直接袭击线和避雷针的雷电流曲线。我们一般称直击雷波形。   b)8/20us是时间与电流的曲线,是典型雷电击穿大地(避雷针或临近接闪物)引起的电磁脉冲感应过电压,这个感应过电压击穿、烧毁设备时的电流曲线。我们一般称雷电感应波形。 典型雷电描述 2、直击雷波形和雷电感应波形的区别:   a)标准与规定的差异性: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1024《建筑设计防雷规范》、iec1312《雷电电磁脉冲防护》均执行10/350us和8/20us雷电波形。国家标准gb11032-2000《交流避雷器》、gb3482-3483-83《电子设备雷击实验、导则》均执行8/20us雷电波形。    典型雷电描述 b)根据理论计算,同等雷击电流作用下,10/350us和8/20us雷电焦耳能量之比为17.5(比如:一个8/20us雷电流10ka其雷电焦耳为1000j,那么,一个10/350us雷电流10ka其雷电焦耳近似为17500j),10/350us和8/20us雷电焦耳能量是有本质上的区别。   c)2000年10月1日,国家颁布了gb50057-2000《建筑设计防雷规范》标准,第一次强制要求必须执行10/350us雷电波形,这是我国与国际接轨的第一个雷电防护标准 雷电流参数和波形 在防雷工程设计中要达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首先依赖于对雷电流的科学认识。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1992年在IEC61024-1-1和1995年的IEC61312-1中相继公布了雷电波参数(表1-3)和典型雷电流波形(图)。 简要介绍如下: 雷电流幅值(I):根据国外观测统计,目前世界上观测到的最大的雷电流可达到430KA(瑞士),国内观测到的最大雷电流为300kA(黑龙江)。在自然界中超过200kA的雷电仅占全部雷电数的1%左右。出于经济的考虑,IEC标准和国家标准GB50057-2010按需要防护的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将建筑物进行了防雷分类。火灾危险爆炸环境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规定其防范的雷电流幅值为200kA。 雷电流波形:图11(a)是典型雷电流波形图。假定该雷电流的幅值为100KA(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防范标准)。从图上 可以看出幅值从0到 100KA的上升时间是 很短促的,在达到峰 值后,雷电流以较长 时间逐步降低。为用 文字描述雷电波波形, IEC使用了波头时间(T1),半值时间(T2)和平均陡度(I/T1)这样一些概念。 * 雷电流参数和波形 雷电流参数和波形 雷电流参数和波形 雷电流参数和波形 雷电流参数和波形 雷电流参数和波形 雷电流参数和波形 *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