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GB 8283-1987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pdf

  • 54
  • 0
  • 约3千字
  • 约 4页
  • 2017-08-11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修订
  •   |  1987-12-10 颁布
  •   |  1988-07-01 实施

GB 8283-1987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pdf

  1. 1、本标准文档 共4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4. 4、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GB 8283-1987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616-07/-08 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61一的1.26 /27 GB 8284-87 Diagnosticcriteriaandprinciplesof managementforradiationsicknessfrom internalexposure 本标准适用于放射性核素过量摄人的放射工作人员。非职业性过量摄人放射性核素的人员也可参 照本标准进行诊断和治疗。 1 诊断标准 1.1经物理、化学等手段证实,有过量放射性核素进人人体,致其受照情况符合下述条件之一: 1.1.1一次或短时间 (数日)内进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使全身在比较短的时间 (几个月)内, 均匀或比较均匀地受到照射,使其有效累积剂量当量可能大于1.OSv(依据个人剂量档案)。 1.1.2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放射性核素连续多次进人体内;或者较长有效半减期的放射性核素一 次或多次进人体内,致使机体放射性核素摄人量超过相应的年摄人量限值几十倍以上。 1.2 内照射放射病的临床表现,或以与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相似的全身性表现为主;或以该放射性核 素靶器官的损害为主,并往往伴有放射性核素初始进人体内途径的损伤表现。 前述临床表现可能发生在放射性核素进人体内的早期 (几周内)和 (或)晚期 (数月至数年)。 1.2.1均匀或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的放射性核素引起的内照射放射病,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 查所见与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相似,可有不典型的初期反应、造血障碍和神经衰弱症候群。 1.2.2选择性分布的放射性核素则以靶器官的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伴有神经衰弱症候群和造 血功能障碍等全身表现。 靶器官的损害因放射性核素种类而异: a.放射性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结节形成等。 b.镭、杯等亲骨放射性核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 c.稀土元素和以胶体形式进人体内放射性核素引起的网状内皮系统的损害。 2 处理原则 2.1对有过量放射性核素进人体内的人员进行及时、正确的初期医学处理。 2.2 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需要时应有计划地进行放射性核素的加速排出和综合对症治疗。 2.8脱离放射性核素接触。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7-12一10批准 1988一07一01实施 GB 8284一87 附 录 A 名 词 术 语 (补充件) A.1放射性核素内污染 (internalcontaminationofradionuclides):指体内放射性核素超过其 自然存在量。 A.2 内照射 (internalexposure):指进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放射源对人体的照射。 A.8靶器官 (targetorgan):指吸收电离辐射的器官 (或组织)。 A.4有效半减期 (effectivehalf-lifetime,Te);于葺某生物系统中某种指定的放射性核素总 量由于放射性衰变和生物排出的综合作用,近似地按指数规律减少时,该核素的总量减少到一半所需 要的时间。 A.5 内照射放射病 (radiationsicknessfrominternalexposure):是内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既有电离辐射作用所致的全身性表现,也有该放射性核素靶器官的损害。 A.8非随机性效应 (non-stochasticeffect):指电离辐射效应的严重程度随受照剂量的大小而 变化的效应。这种效应可能存在着剂量的阑值。内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