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主体的概念和特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商主体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章 商事主体与商事行为 引例:美国德卡特合作协会诉厄本案 原告为粮食买卖商,被告是种谷物的农场主。原告与被告通过电话协商决定由被告向原告出售一万蒲式耳小麦,价格为每蒲式耳2.80美元。根据商业习惯,原告便将在电话里的协议写成备忘录转给被告,以确认此买卖。但事隔不久,小麦价格猛涨,被告以没有书面合同否认此买卖。原告认为被告毁约,诉诸法院,请求赔偿损失。根据《美国统一商法典》的规定,价金在500美元以上的买卖必须订立书面合同。法典又规定商人之间的买卖只要有类似备忘录的文件就算成立,不必要当事人签字。如不是商人则要有正式的书面合同。本案核心问题是农场主是否为商人。 堪社斯最高法院认为被 告农场主对种小麦虽有 一定的知识,但他不是 以买卖小麦为业的买卖 商,没有买卖小麦的专 门技能,因此,买卖合 同的形式要件不具备, 合同未成立,被告胜诉。 由此可见,在美国,认 定商人的主要判断标准 是看他是否对交易客体 具有职业的经验和技能。 本章包含四节内容: 第一节 商主体概述 第二节 商个人 第三节 商法人 第四节 商合伙 第一节 商主体概述 本节包括三个问题: 一、商主体的概念和特征 二、商事能力 三、商业辅助人 一、商主体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1、商主体概念的发展历程 (1)在中世纪商人习惯法时代,商人并未取得成文法上的确定含义,而更像是对某种政治地位的描述。在当时,商人是具有特定地位的独立社会阶层,专门从事各种商事活动,从而有别于一般私法主体。 (2)19世纪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职能与生产职能密切结合,民事活动日渐商化。随着营业自由的发展,商人的政治内涵逐渐减弱,商人概念的法律价值日益显现,各国商法典将商人的法律概念固定下来。 2、界定商主体的立法考察 (1)客观主义原则。 又称为实质主义原则, 是以商行为作为确定 商人含义的立法基础。 如《法国商法典》第 1条规定:“凡从事商 活动,并以其作为经 常性职业者为商人”。 (2)主观主义原则。 又称形式主义原则, 是以商人概念作为立 法基础。此种立法模 式首先关注商人的定 义,然后导出商行为 的概念。其通常表达 方式是,商人从事的 行为,为商行为。 《德国商法典》将商 人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依据其所经 营的商事企业自动取得 自动取得商人地位的人。 第二种是指第一种商人以外的商事企业,特别是有关帐簿的保管与会计方面是按照商业原则设立的企业,它们经过注册后才能成为商人。 第三种是可以自行决定注册与否的人,特别是经营农业和林业的企业。 (3)折中主义原则 折中主义原则兼顾商人和商行为两个概念,并将两者共同作为商法的构造基础,在规定商主体时,既注意商行为的客观性质,有着眼于商行为的形式。 如,《日本商法典》第501条和第502条列举的商行为成为决定商人概念的基本商行为,以这些基本商行为为业的人就是商人。同时,日本商法典又承认不以商行为为前提的拟制商人,拟制商人包括三种:利用店铺以及其他类似设备以出售物品为业者;矿业经营者;民事公司。 菊花与刀 “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固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 4.小结 大陆法系主要是通过行为、职业和名义三要素来界定何谓商人。 英美法系是通过行为、职业、名义和技能四要素来界定何谓商人。 5、我国学者对商主体的界定 通说认为,商主体是指以从事营利为目的,以从事营利性活动为职业,并承受商事权利和义务的个人和组织。 6、本书对商事主体的界定 商事主体,也称商主体,或者商人,是指依照商法的 规定具有商事权利能力和商事行为能力,能够以自 己的名义实施商行为,在商事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 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和组织。 (二)商事主体的特征 1、商事主体法定。 2、商事主体依法具有商事能力。 3、商事主体的身份或资格经商业登记而取得。 4、商事主体以营利性活动为其常业。 二、商事能力 (一)商事能力的概念和要素 1、概念 商事能力即指商主体独立从事营业,依法承受商事权利和义务的资格和能力,包括商事权利能力和商事行为能力。 2、要素 1、具有民事能力。 具有民事能力是取得商事能力的前提。成年人从事商事经营,成为一般原则;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不得直接从事商事经营。 2、具有一定的营业财产。 从事营业活动依赖于必要的物质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准备从事特殊营业的行为人,还必须事先取得法律规定的特殊资格。如商业银行等。 (二

文档评论(0)

yanchu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