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技术在农业及生物系统工程中的应用.docVIP

仿生技术在农业及生物系统工程中的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仿生技术在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徐惠荣,0097259,057188982282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农业机械化工程 摘要:生物系统工程学科是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科学和信息技术0 引言 生物系统程学科是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科学和信息技术,以生物生产以及相关的环境、装备和工程设施为研究对象,为生物的生产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服务的工程技术学科。将工程原理与设计应用于生物系统中,解决与生物生产和加工相关的工程问题,改善生物生产手段和生物生长环境,控制生物生长过程和生物物料的加工过程,设计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生物系统。1 生物传感器 图1 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根据生物传感器中生物分子识别元件上的敏感物质的不同可分为酶传感器、免疫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组织传感器、基因传感器等;根据生物传感器的信号转换器,又可分为电化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测热型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等[2]。下面以应用场合不同来进行简单介绍。 1.1 在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 Ramanathan等[3]利用lacZ基因和arsD基因在重组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制成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器,对亚锑盐的检出限为10-15mol/L。利用重金属可以替代叶绿素分子中的Mg2+,并引起pH变化的特点,Giardi等[4]开发了基于光合系统Ⅱ(PSⅡ)的生物传感器,将藻细胞固定在2%的琼脂中,通过检测pH值的变化来测定重金属铬和镉的量:而通过固定化技术将叶绿素体包埋在光交联的苯乙烯基吡啶聚乙烯醇中。用氧电极测定氧气量,可以在μg/L浓度水平下检测到Hg、Pb、Cd、Ni、Zn和Cu等离子的存在。 图2 (A)染色体 ars 操作子片断,带有大肠杆菌E. coli JM109的ArsR, ArsB and ArsC 基因;(B) pBGD23质粒片断,带有ArsR 基因以及JM109 和 AW10系大肠杆菌E. coli 的b-半乳糖苷报告酶。 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利用对抗体修饰的微电极上阻抗变化的检测,是阻抗免疫传感器在残留量检测中的新尝试。图是阻抗免疫传感器原理结构框图。 免疫微电极是阻抗免疫传感器的专用部件农药被固定在微电极表面, 在一特定频阻抗生与农药残留量成比例的变化,并以电信号形式传递给阻抗检测器放大。 图免疫微电极的阻抗检测原理示意图 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生物传感器在检测病原微生物方面的应用一般是利用抗原和抗体之间的高度特异性,将抗原(或抗体)结合在生物敏感膜上,来测定样品中相应抗体(或抗原),用传感器内的信号转换器和信号放大器来读取数据进行检测[]。 大肠杆菌的检测 用压电免疫生物传感器检测大肠杆菌O157: H7,在QCM石英金电极表面采用4种不同的抗体固定方法: 硅烷固定法,聚乙烯亚胺固定法, 3- 巯基丙酸固定法和蛋白A固定法等将抗体固定于金电极表面,将抗体固定在电极表面,并通过气相分析法和流动注射法来跟踪了解石英金电极表面每一步反应的频率变化方法来检测大肠杆菌O157: H7。根据不同浓度的菌体溶液响应值存在规律性来测定菌体浓度。建立了基于QCM 的压电免疫生物传感器的微生物检测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大肠杆菌O157: H7[]。 图原理示意图 ( 2)病毒的检测 陈建柱带有水母中的钙敏感生物发光蛋白质B淋巴细胞当B淋巴细胞同病原体接触时,钙的水平在几秒钟内增多,水母蛋白质就会发射光,从而显示出病原体SARS病毒、天花病毒等的存在。即使存在少量病毒,用这种生物传感器,也能在20s内测出病毒的存在。这种测定病原体存在的技术,其速度和灵敏度都大大高于目前所有其他方法[]。 电子鼻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可以模拟人的嗅觉感官对气味进行感知、分析和判断的电子系统。电子鼻将仿生学、传感技术、信号处理、模式识别和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融于一体,来模仿生物感官—鼻子的功能。“电子鼻”的概念是英国Warwick大学Persand和Dodd教授于1982年模仿哺乳动物嗅觉系统的结构和机理,对几种有机挥发气体进行类别分析时提出来的。但当时并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直到1989年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简称NATO)的一次关于化学传感器信息处理会议上才对电子鼻作了如下定义:“电子鼻是由多个性能彼此重叠的气体传感器和适当的模式分类方法组成的具有识别单一和复杂气味能力的仪器”。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知道电子鼻的工作原理就是模拟人的嗅觉器官对气体进行感知、分析和判断[]。 工作时,气味分子被气敏传感器阵列吸附,产生信号;生成的信号被送到信号处理子系统进行处理和加工;并最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