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等学校师资建设比较(上) 张 超 2008年4月28日 讲授提纲: 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 高校师资队伍结构 职称结构 学历结构 硬性指标 年龄结构 学缘结构 软性指标☆ 高校师资聘用制的比较☆ 中美两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比较 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 曾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的亨利·罗索夫斯基认为:“迄今为止,衡量大学状况最可靠的指标是该校教师队伍的优秀程度,这几乎能决定其余的一切;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能够吸引优秀的学生、基金以及校友和公众的支持,并能赢得国内和国际的承认。保持和提高学校声誉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善教师队伍的质量。” 高校师资队伍结构 三要素说:职称、学历、年龄☆ 五要素说:职称、学历、年龄、知识、智能 学缘结构 定义: 从广义上讲,一位具有一定学术水准的人,从师于哪位名家权威、受教于哪个学术流派、求学于哪所高等学府,就是“学缘”问题。简单概括,学缘结构是指一所学校全体教师最终学历的毕业学校的构成状态。 学缘结构 分类: 一次学缘结构 二次学缘结构 来源广泛的学缘结构(欧美高校)(优化) 来源单一的学缘结构(中国高校)(不良) 学缘结构 作用: □优化学缘结构对繁荣学术起重要作用 □合理的学缘结构在办学思想形成与发展中发挥“远缘杂交优势” □合理的学缘结构在大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优化的学缘结构对学校的管理制度建设起积极的作用 学缘结构 中西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现状: □欧美国家:教师来源多样化,研究生毕业、社会上有实践经验的科技人才;教师来源于同一学校的最高比例不超过30%,名望越高的学校来源于同一学校的最高比例越低(来源广泛的学缘结构) □中国:一千多所大学专职教师中,50%左右是本校毕业的。(来源单一的学缘结构) 学缘结构 例: 美国哈佛大学的教师中,来源于斯坦福大学的最多,比例占16.9%;英国剑桥大学的教师中,来源于牛津大学的最多,比例占10.8%;德国柏林大学的教师中,来源于慕尼黑大学的最多占11.2%,并且教师来源的学校数至少有30个,最多的剑桥大学竞达1000多个学校和科研单位。 学缘结构 欧美国家为防止“近亲繁殖”与学缘结构劣化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美国:ⅰ、加深校际交流,促进学科的教师的成长,一般不在本校中选择留校教师。 ⅱ、二战后,把博士学位作为助理教授的必备条件,在任职中考查,不称职者离开学校。 ⅲ、高校教师的任用,向全社会公开招聘,通过民主程序和自由竞争制度,确定人选。 □德国:教授是国家公职人员身份,一般不得解聘,为防止“近亲繁殖”,通常只从校外人士中招聘;德国各著名大学规定:助教不能从本校应届生中留用,教授也不能从本校助教中晋升,助教满6年后,必须离校,到其它单位就职或向别的大学申请应聘为教授。 英国:类似于美国,选用助教也是采用公开招聘的办法。 例:剑桥大学规定,本校毕业生只有先到其它大学或科研院所、工厂企业去工作若干年后,才能向母校提出应聘申请。 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主持凯文迪许实验室时,广纳各国学者,而自己的毕业生,由让其去外单位工作,取得较大成就才被聘回任教。这样的结果,使其成为举世钦羡的人才摇篮。 讨论: 欧美国家来源广泛的学缘结构对我国建设一流大学有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尽可能的完善我们的学缘结构? 回答: 从国家的宏观管理体制上讲:提高认识;甚至作出硬性规定,大学各级教师的作用均采用公开招聘的办法;改变留用本校毕业生的做法。 从学校管理层面: 具体操作层面: 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 作为社会人才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渗透入人才大循环中去,促成本校教师队伍合理流动。 本校毕业生有意留校,必须获外校硕士或博士学位;对现有青年教师,安排到国内知名大学进修或在职攻硕、攻博;特别优秀的公派出国。 聘请兼职教师 高校师资聘用制的比较 六国比较 高校师资聘用制的比较 美国式的,聘用制与试用制、契约制、终身制同时并存,对高级职称者没有任期规定,而对低级职称者有明确的聘任规定。 德国式的,大学教师中除了教授,其他都有任期规定。 日本式的,已经通过立法并在全面付诸实施的,以助教、副教授和教授等所有大学教师为对象、由各大学自已判断的选择性任期制。 高校师资聘用制的比较 可资借鉴的经验: 发挥审议机构的中介作用 通过改革制定新的法律与规则 重视校外工作与研究的经历 吸收来自国外或企业的优秀人才 聘任制度是把双刃剑,在实施它的过程中,尊重大学教师的现实性、自主性和学术性,乃是各国大学人事制度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课题! 那么实施聘任制有哪些教训是我们要关注的呢? 中美两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比较 两国高校教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