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概要1

2015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字形考查的要求是: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A(识记)。“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字形”是指现代汉语目前通行汉字的规范的书写形式。 考查重点为词语(包括熟语)中的同音字,音近字和形近字。 考查范围:3500个常用字(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 从2014年高考命题看,湖南、北京、湖北、四川、重庆、安徽、浙江、湖南等均就此考点设题考查,但全国、辽宁、福建四套试题未就字形设题。因此,对此考点,2015年考生无论是新课标考区还是全国版教材考区的考生都应认真备考。 设题形式: 选择题,单独设题,不和字音综合考查。 作文。 默写。 1.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错别字最多(最少)的一项。 3.有错别字的一项。 同音致误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查点。同音字如何分辨用字的正确与否,应掌握它的三种类型。 1.音同形异 即读音相同,形状不同。 例如“贡品”与“供品”、“法制”与“法治”,这几组词由于读音相同,在实际运用中极易张冠李戴,导致失误。另一种误用情况也必须引起注意,即由于读音相同造成事实上的生造词语,这种情况高考中已多次出现。如把“部署”写成“布署”,把“迫不及待”写成“迫不急待”,把“殴打”写成“欧打”等。 礼上往来 穷形尽像 人才倍出 不悲不亢 谈笑风声 原形必露 以逸贷劳 迫不急待 变换无穷 直接了当 记忆尤新 察颜观色 既往不究 相辅相承 仗义直言 毛骨耸然 功于心计 合盘托出 鸠占雀巢 凭心而论 穷途没路 自立更生 玩世不公 歪风斜气 2.音同形似 即读音相同,形状也相似。 例如:“松弛”的“弛”与“奔驰”的“驰”,读音完全相同,形状相近而意义不同,极易用错。还有“品尝”的“尝”与“赔偿”的“偿”、“嘹亮”的“嘹”与“撩拨”的“撩”,都属这类情况。 神采飞扬 穷兵黩武 应接不暇 闻名遐迩 涣然冰释 罄竹难书 一张一弛 味同嚼蜡 再接再厉 和蔼可亲 雷厉风行 毁家纾难 玉石杂糅 大相径庭 不胫而走 厝火积薪 铤而走险 幅员辽阔 过犹不及 功亏一篑 3.音同义近 这类读音相同、意思相近的字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判断时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却极大,高考也曾考过。 如“鹊”与“雀”就曾出现在高考试卷上。还有如“水蒸气”极易误写成“水蒸汽”,“销毁”误写成“消毁”等。 忘恩负意 委屈求全 坐无虚席 粗制烂造 倒打一把 度过难关 震聋发聩 纷至踏来 嫉言厉色 艰忍不拔 气势凶凶 披沙捡金 盘根错结 貌和神离 危如磊卵 闻过饰非 尾大不吊 谆谆告戒 正襟威坐 文恬武嘻 疾恶如仇 (2009·湖北)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以逸待劳 分庭抗理 信口雌黄 哄堂大笑 B.漫不经心 和颜悦色 见微知著 推心至腹 C.突如其来 接踵而至 精妙绝伦 浑然一体 D.张灯结彩 休戚与共 不知所终 估名钓誉 【解析】 A.分庭抗理-分庭抗礼。B.推心至腹-推心置腹。D.估名钓誉-沽名钓誉。 【答案】 C 现代汉字中有很多字的形状相似,差别细微,但意义不同,这些字极易用错,而高考命题者却看中这块天地,以此设题考查学生。 如“戌”与“戍”、“崇”与“祟”、“骄”与“娇”、“躁”与“燥”等形似字,高考都曾考查过,对形似字有四种情况我们应掌握。 1.音同形似的字 这类字与上节谈到的同音误记误写有交叉现象。 如把“璧”(完璧归赵)写成“壁”;把“毖”(惩前毖后)写成“毙”;把“措”(不知所措)写成“错”;把“恻”(恻隐之心)写成“侧”等等。 这种误写,多为以常见字代替次常见字,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或者是阅读时粗心大意,忽略了两个字的区别,或者是阅读量少,造成文字积累量不足。 病入膏肓 曲突徙薪 未雨绸缪 草菅人命 白璧微瑕 祸国殃民 旁征博引 死不瞑目 戮力同心 火中取栗 大有裨益 安分守己 黄粱美梦 栩栩如生 眼花缭乱 雪中送炭 毁家纾难 2.单纯形似而造成误记 比如“锭”与“绽”,“徒”与“徙”,“茶”与“荼”,“钩”与“钓”,“刺”与“剌”,“蒿”与“篙”,“管”与“菅”,“孤”与“狐”,“块”与“玦”,“苔”与“笞”,“裁”与“栽”等等。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