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原理汇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视机原理汇编

第一章 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 四、我国广播电视频道划分(见课本P27~29) * 电 视 机 原 理 §1.1 图像的光电转换原理 信号处理与 传输通道 电视图像光电转换系统简图 镜头  摄像管 景物 图像电信号 显像管 图像电信号 重现图像  摄像端 光→电转换  显像端 电→光转换 RL 一、摄像管和光→电转换 镜头 景 物 面板玻璃 靶环 输出图像信号 VT 靶压  15至40V RL 聚焦线圈 偏转线圈 校正线圈 电子束 透明导电极 光电导靶 阴极接地 控制栅极 0至-50V  聚焦极 0至300伏 灯丝 管 脚 加速极 300V 网电极450V 1、摄像管(以硫化锑摄像管为例) ①、镜头:使景物成像在靶表面上。 ②、光电转换部分:透明导电极、金属靶环、光电导靶 ③、电子枪:灯丝、阴极、栅极、加速极、聚焦极、网电极 ⑷、校正线圈:无偏转磁场时,使电子束落在靶中心。 ⑸ 偏转线圈:使电子束按一定规律对靶面扫描。 ⑹、磁聚焦线圈:配合静电聚焦线圈,使电子束聚焦良好。 2、光→电转换 镜头 景 物 面板玻璃 靶环 输出图像信号 VT 靶压  15至40V RL 聚焦线圈 偏转线圈 校正线圈 电子束 透明导电极 光电导靶 阴极接地 控制栅极 0至-50V  聚焦极 0至300伏 灯丝 管 脚 加速极 300V 网电极450V 电子束扫描方向 信号电流 第二行 第三行 第四行 L L L H H H M M 第一行 L L L L L H M 信号电压 RL 荧光屏 锥体 管颈 电子束 铝膜 荧光粉 内外石墨层 高压嘴 偏转线圈 管脚  灯丝  阴极  栅极  (加速极)  第一阳极 第二、四阳极 (聚焦极)  第三阳极 铝膜  二次电子 二、黑白显像管和电→光转换 1、 黑白显像管的结构 灯丝:6.3V,0.6A。(12寸以下12V,0.085至0.089A。) 阴极:几十V至100V 栅极:低于阴极几十伏。截止电压-20V至-90V 加速极:120V至400V 聚焦极:0V至400V 第二、第四阳极:9KV至16KV  电子枪各电极正常工作电压 2、电→光转换 无信号作用时: 电子束扫描方向 负极性信号作用于阴极: 电子束扫描方向 等亮度光栅 3、几点说明 ① 信号调制方式 阴极调制方式 负极性信号加到显像管阴极 栅极调制方式 正极性信号加到显像管栅极 ② 对比度调节 改变图像信号幅度大小 ③ 亮度调节 改变栅极与阴极间的偏压大小 低电平重现高亮度图像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三行 第四行 每帧图像扫描行数 人眼的分辨角  θ≈1.5 人眼视角清楚张角Φ: 垂直15°,对应L ≈4h(水平20°) L d h Φ θ 显示图像扫描行数应为:  z ‘ =h/d 实际取图像显示行 Z’=575行,加上逆程50行,得每帧扫描行数为   Z=625行 L h d 一、 扫描、像素、图像信号频率范围和隔行扫描 1、扫描:电子束在显像管屏面上有规律的运动 行扫描正程:电子束从左往右运动。 逆程:电子束从右往左运动。 场扫描正程:电子束从上往下运动。 逆程:电子束从下往上运动。 2、像素:组成电视图像的最小单元 图像信号只在扫描正程传送 每帧电视画面行数: 显像管荧光屏宽高比 4 :3 共625行:其中显示画面575行,帧逆程50行 每帧画面像素数: 575×575×4/3≈440000(个) §1.2 电视扫描原理 电子束扫描方向 摄像管靶面图像 电子束扫描方向 显像管重现图像 3、图像信号频率范围 ① 垂直分解力: 沿图像垂直方向能够分辩的像素的数目 M=KZ’ =0.76Z’=0.76×575=437线 (1)分解力 : 电视系统传送图像细节的能力 每扫描行宽度 ② 水平分解力: 沿图像水平方向能够分辩的像素的数目 N=437×4/3=583线 (2)图像信号频率范围 0Hz (全白、全黑或全灰等亮度图像) 最低: 最高: 行正程:52μS 行逆程:12μS 583线 即视频带宽约 6MHz f(MHz) 0 6 A(f) 理想输出电压 实际输出电压 电子束扫描方向 52μS 行周期 tH=64 μS 电子束直径 每秒传送25帧图像  隔行扫描: 每秒传送25帧图像,每帧图像分作奇、偶两场传送,每场312.5行 场频fV=50Hz 偶场 奇场 奇偶场迭加 4、隔行扫描  目的:不增加图像信号频带宽度的条件下消除图像换帧闪烁感。 图像动作连续感正常,换帧时有明暗闪烁感。 每秒传送48帧图像以上 换帧明暗闪烁感消除,但图像信号带宽增大。 每帧625行,25帧共15625行,即行频fH=15625Hz,行周期TH=1/15625=64 μS 1、行(水平)扫描 t1 t2 t3 t4 t5 52μ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