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概要1.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概要1

四 非SU类胰岛素促分泌剂 1.Repaglinide(瑞格列奈):为甲基甲胺苯甲酸(CMBA)家族的第一个衍生物,其结构与传统的SU不同,与?-细胞上的结合部位也与SU不同(36kDa亚单位蛋白结合),但其作用也通过ATP敏感的钾通道关闭和钙通道的开放,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而刺激胰岛素释放。 瑞格列奈 口服后30分钟即出现促胰岛素分泌反应(恢复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后血浆浓度迅速下降,4—6小时内被清除,故不增加胰岛细胞负担。通常在进餐前服用(不进餐不服药),剂量因血糖水平而异,一般为一餐一次,每次0.5--1mg。92%经粪胆排出,不损伤肝、肾功能,严重肾功能不全者仍可使用。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降低2.8倍 。 2.那格列奈(Nateglinide) :本品是一种D-苯丙氨酸衍生物,本品具有“快开-快闭”的作用机制,通过与胰腺β细胞膜上的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偶联受体相互作用,刺激胰岛素分泌。起效迅速,与受体的结合时间只有2秒,快速解离,作用短暂。 3.胰升糖样肽-1(GLP-1):系小肠促胰岛素激素,是一种强降血糖肽,通过与一种位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它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升糖素释放,抑制胃排空,增加?-细胞数量等作用。对无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几乎没有影响,故无低血糖发生。GLP-1类似物缺点是半衰期很短,必须注射。已上市有 exenatide(Byetta) 二肽基肽酶Ⅳ(DDP-Ⅳ)抑制剂:阻断体内GLP-1的分解,在临床研究中DDP-Ⅳ抑制剂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此药似乎不会引起患者体重增加,其导致低血糖的风险也非常小,口服依从性好。现有sitagliptin phosphate( Januvia )和vildagliptin,前者已上市。 五 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类(TZD):该类药物能直接与PPAR-r配体结合,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即促进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主要通过影响胰岛素受体的酶(酪氨酸激酶)活性及胰岛素受体(IRS-1)磷酸化,胰岛素受体数量及肝糖输出,从而增加胰岛素的效应,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但不增加胰岛素分泌,所以称作胰岛素增敏剂 作用机理 可能是抑制脂肪细胞产生TNF-α,并促进GLUT4在骨骼肌的表达。临床应用的有曲格列酮(因有肝损害,现已停用)、吡格列酮与罗格列酮。如无胰岛素存在,TZD不降血糖。TZD与胰岛素、SU或二甲双胍合用,可进一步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TZD也可使IGT恢复正常,延迟IGT患者向糖尿病发展。服药期间,注意肝功能。罗格列酮剂量2~4mg,每日1--2次,吡格列酮15~30mg,每日1次。 特 点 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逆转发病原因。 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控制血糖而不引起低血糖。 保护心血管作用:改善血脂紊乱(TG降低、HDL升高)降低微量白蛋白尿、降低血压、增加血栓溶解功能。 增加外周皮下脂肪的量,而减少肝脏和内脏脂肪的量。 适 应 征 胰岛素抵抗:TZD与MF或SU合用可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敏感性,也可改善?-细胞功能。 2型糖尿病病人每日使用胰岛素40单位,而HbA1C>8.5%者。 IGT病人。 代谢综合征病人。 不良反应 服药期间定期注意肝功能改变。 TZD能引起水肿和血液稀释,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 体重增加。 * * 空腹血糖越高,继发失效可能性越大 * 糖尿病药物治疗进展 启东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蔡卫兵 糖尿病的治疗及治疗目标 降低血糖,纠正体内代谢紊乱。 保持正常体力、保证儿童正常发育。 控制症状,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死亡率。 抗糖尿病药物的分类 降血糖药 胰岛素 胰岛素促泌剂:(SU,格列奈) 抗高血糖药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药物:(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 α一糖苷酶抑制剂 糖尿病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 治疗前须强调如下基础治疗。 ·病人教育 ·饮食调整 ·适当体力活动 ·血糖和尿糖监测 经上述基础治疗,2周后仍未达标者,可予以药物治疗。 血糖升高的原因: 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增加 肝糖产生增加 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下降 胰岛素分泌减少 胰岛素抵抗 磺酰脲(SU)类药 种类 第一代: 始于50年代,主要有甲磺丁脲(常用量0.5 ~3.0g/d)和氯磺丙脲,后者现已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