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复习选读.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俄(苏联)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 * * * * * * * * *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 末 代 沙 皇 全 家 照 列宁与俄国十月革命 沙皇俄国 苏维埃俄国 (苏俄)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 俄罗斯联邦共和国 俄罗斯的历史演变 两个政权并存 俄国兴起于9世纪下半期。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国号简称“沙俄”。1861年改革标志俄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1917年 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两个政权并存。 1917年 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简称“苏俄”。 沙俄:从1547年到 年; 苏俄:从1917年到 年; 苏联:从 年建立到 年解体。 俄国兴起于9世纪下半期。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国号简称“沙俄”。1861年改革标志俄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1917年二月革命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两个政权并存。 1917年十月革命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简称“苏俄”。 沙俄:从1547年到1917年; 苏俄:从1917年到1922年; 苏联:从 1922年建立到 1991年解体。 知识线索 【1】十月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 ) A.俄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B.罗曼诺夫王朝的残暴统治 C.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性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 D.1917年秋天俄国发生空前的经济危机 【2】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 ) A.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B.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条件 C.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有战争条件 D.一战激化俄国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发生 答案:C、D 【3】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 )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了暴力革命理论 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D 巴黎公社成立 攻打冬宫 【4】下列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相似原因是 ( ) 答案:D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指导 B.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所致 【5】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相似之处是( ) ①都属于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②都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③都建立过苏维埃政权 ④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⑤都属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答案:B、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 在苏联,莫斯科,苏联红军老大哥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中国和苏联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一向称苏联为“老大哥”,苏联的确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中间也有曲折,请总结中国和苏联交往史实 一个苏联人看了,说:他们一定是苏联人,他们没有衣服,吃得很少,却还以为自己在天堂! 亚当和夏娃是哪国人? 一个英国人说:他们一定是英国人,男士有好吃的东西就和女士分享。 一个法国人说:他们一定是法国人,情侣裸体散步。 苏联举行五一节游行,赫鲁晓夫率党和国家 领导人全体出席,检阅游行队伍。 就在游行队伍通过主席台的时候,赫鲁晓夫 同志突然发现人群中有一个人掏出一块新手帕擦了擦鼻子,于是他马上对身边的一位政治局委员说:“我敢打赌,这个拿手帕擦鼻子的人里面没穿内裤!”委员问为什么,难道赫鲁晓夫同志真长了透视眼不成?赫鲁晓夫得意地说“我看见他买了新手帕,当然就再没有布票买内裤了!”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国内反革命叛乱和外国武 装干涉的威胁。 (2)时间:1918——1921 (3)内容 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普遍实行国有化。 商业:取消商品贸易 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 生产:义务劳动制 (3)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4)评价: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 事斗争的胜利;但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引发了农民的不满,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 1、原因或背景: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2、时间192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