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用TG-FTIR和13C NMR研究印尼油砂热解产油过程.pdf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5年8月 ACTAPETROLEISINICA(PETROLEUMPROCESSINGSECTION) 第31卷第4期
文章编号:1001—8719(2015)04—1003—06
采用TG-FHR和13CNMR研究印尼油砂热解产油过程
王 ’ ’
擎 王智超,贾春霞 宫国玺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12)
3C
摘要:采用热重分析(TGA)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联用实验技术以及”C核磁共振(1NMR)技术,详细研究了
印尼油砂热解产气过程和油砂沥青质的化学结构变化。油砂热解产气的TG-FTIR分析显示,油砂热解过程可以分为
失重量为21%;在低温段所得油气的主要红外吸收峰归属于亚甲基和次甲基的C—H伸缩振动以及甲基的C—H面内
弯曲振动。采用”CNMR技术获得了不同终温下沥青质碳结构骨架参数,由此揭示出油砂热解过程中化学结构的变
化规律。随着油砂热解温度升高,沥青质中芳香族碳数量略有增加,脂肪族碳数量减少,其中亚甲基碳数量大幅度减
小,是产油的主要贡献者,但甲基碳数量变化不明显;脂链平均长度不断减小,从9.2下降到4.0;油潜力碳的比例
由0.56下降到0.27;在热解末期即产油能力最低时,惰性碳的比例占到0.6。2种实验结果相互印证且吻合良好。
NMR;沥青质抽提
关键词:油砂热解;TG-FTIR;”C
中图分类号:TE667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l一8719.2015.04.025
13
on Oil ProcessofIndonesianOilSandTG-FTIRandCNMR
StudyPyrolysisProducing by
WANG Chunxia,GONGGuoxi
Zhichao,JIA
Qing,WANG
andPower Dianli 132012,China)
(CollegeofEnergy Engineering,NortheastUniversity,Jilin
of andthevariationofthebitumenchemical
Abstract:The
processpyrolysisgasproducing
structureswere withFouriertransforminfrared
analyzedbythermogravimetricanalyzercoupled
13
C theTG—FTIR ofoilsands
spectrometer(TG—FTIR)andNMR.Through analysis pyrolysisgas,
itisfoundthatthe couldbedividedintothree ofwater
pyrolysisprocess stages evaporationstage
(O一150℃),low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采用M5’模型树和测量数据识别抽汽式机组汽耗量特性.pdf
- 采用Markoy模型的输电线路及绝缘子运行风险评估.pdf
- 采用MATLAB仿真的变电站高压进线温度场和载流量数值计算.pdf
- 采用Matlab和误差函数法对轨迹生成四杆机构的优化及仿真.pdf
- 采用Matlab软件分析(PrNd)xAl0.12Nb0.2Cu0.13B1.05Fe98.5-x合金的失重性能.pdf
- 采用MAX-DOAS观测北极新奥尔松地区夏季NO2的柱浓度与垂直分布.pdf
- 采用MEMS技术制作的螺线管电感.pdf
- 采用Mixolab和Rheometer研究含外源蛋白.pdf
- 采用MMC变流器的VSC-HVDC系统故障态研究.pdf
- 采用MMSE和ZF接收的多天线系统容量.pdf
- 采用TGS5042传感器的CO报警器对国家计量标准JJG915的适应性.pdf
- 采用TLC和HPLC法检查利胆片中的土大黄苷.pdf
- 采用TLC方法的超机动飞行控制系统设计.pdf
- 采用TOAST分型对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单中心资料分析.pdf
- 采用TOPSIS法和RSR法对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的综合评价.pdf
- 采用Tree及AODvjr-PB路由算法的家庭无线网络设计.pdf
- 采用Trio运动控制器的搬运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pdf
- 采用TRIP2.0软件计算DLR-F6构型的阻力.pdf
- 采用TT变换的电能质量扰动检测与分类方法.pdf
- 采用Turbo码的type Ⅲ HARQ性能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