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MAX-DOAS观测北极新奥尔松地区夏季NO2的柱浓度与垂直分布.pdfVIP

采用MAX-DOAS观测北极新奥尔松地区夏季NO2的柱浓度与垂直分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用MAX-DOAS观测北极新奥尔松地区夏季NO2的柱浓度与垂直分布.pdf

第32卷,第9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 01 and 2年9月 SpectroscopySpectralAnalysis September,2012 采用MAX-DOAS观测北极新奥尔松地区夏季 N02的柱浓度与垂直分布 罗宇涵h2,孙立广¨,刘文清2,谢品华2,司福祺2,周海金2 1f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极地环境研究室,安徽合肥230026 2.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MAX-IX)AS)作为一种观测痕量气体成分的地基遥感手段,在反演过程中 利用天顶谱扣除了平流层的影响,因而对底层大气的测定较为敏锐。采用地基被动MAX-IX)AS在2011年 7月513—8月1日对北极新奥尔松地区的NOz柱浓度进行观测。观测期间4个离轴观测角的N02差分斜 柱浓度(DSCDs)结果显示,N02主要集中在对流层底部。观测期间新奥尔松地区NOa的平均混合比为 L023Ell molec·cml(o~1km),其含量的波动与轮船的化石燃料燃烧和大气光化学反应有关。3km内 NQ的垂直分布图显示,NQ主要来自海洋边界层的释放,且随时间呈现波动变化。 关键词 N02;对流层;MAX-IX)AS;北极新奥尔松;垂直分布 中图分类号:X821文献标识码:A 体常规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技术主流[5“]。差分光学 引 言 吸收光谱(differentialopticalabsorptionspectroscopy, IX)AS)技术依据光线在大气中传输时气体分子的特征吸收, N02是低层大气中重要的吸光物质,是形成03的重要实现对测气体识别、定性和定量测量。二十世纪七八十年 人为来源,在大气长期动力学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 N02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其所带来的环境效应多样且有 排放(212厂烟囱、火山等)和线源N0z排放(高速公路、机船 害。N02的自然源主要是大气光化学过程、土壤和海洋中的 微生物过程和闪电等,人为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生物质燃 烧、汽车尾气等。 南北极地区远离人类活动区,N02的排放源相对简单, 对流层N02及其垂直廓线,结果表明欧洲、北美洲和东亚部 来自人为源和土壤排放的NQ相对有限,平流层大气N20 分地区是人为排放N02的重点区域L1…。 的光解过程、对流层NO与03的光化学过程和海洋释放是 与卫星观测相比,地基观测的时空分辨率相对较高,受 对流层中N02的主要来源。由于OH自由基和PAN粒子较 云层干扰小;而与地面吸入式化学方法相比,遥感观测技术 少,N02在这些地区不易被转化消除[3]。夏季,由于几乎没 又可以较大程度的扩大观测区域,使观测结果更具有代表 有黑夜,N205很难形成,因此N02的含量比较稳定。而春 秋两季,随着日照时间的变化,NOz的柱浓度呈现明显的昼 开放光路监测技术,为边界层区域性大气N02的观测提供 夜波动[4]。由于影响因素相对简单,在南北极地区进行N02 分布和传输过程的研究较为有利,因此观测这些地区№ 观测区域相对有限,在研究对流层N02的整体变化方面有 非常重要。 一定的局限性。 光学和光谱学遥感技术以其大范围、高灵敏度、多组分 和连续实时等特点成为环境污染监测的理想工具,是当前气 技术,其快速发展为高分辨的监测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痕量 收稿日期:2012—03—16。修订日期:2012—06—10 作者简介:罗宇涵,女,1986年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研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