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后重建工作-kuasedutw
中興大學化學系地震復原工作
一、背景說明
台灣位處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交界的地震帶上,受到板塊間推擠引起地震是件稀鬆平常的;但在民國88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芮氏規模7.3級的集集大地震,奪走台灣地區人命有2400多條,房屋倒蹋近五萬餘棟次,尤其是南投、台中等區域接近震央,相關建設如道路、水利、電訊等受到嚴重損壞,更因餘震不斷引起大規模山崩群如草嶺山崩形成堰塞湖的奇觀。
車籠埔斷層形成之破裂面南北延伸達80餘公里,由相關資料顯示,沿車籠埔斷層附近之建築物損壞、傾倒極為嚴重。此斷層南起桶頭、竹山、名間、南投、草屯、霧峰、大里、太平、台中、潭子、豐原,地震後其斷層北端向東轉向進入大安溪與大茅埔-雙冬斷層北端連接,平均向上抬升2.5公尺,垂直最大位移甚至達到10公尺。
在921地震中對活斷層通過造成建築物的破壞的程度可分三類:
地震錯動所引起的地表破裂,導致錯動帶附近的地層基礎產生重大改變,造成斷層帶附近的建築物倒塌或損毀。
部分結構物雖然隨著地層的變動隆起而無立即的損壞之虞,但也因基礎變位造成結構主體變形,使得整體結構的承載及抗震能力降低。
受地震動態荷重時基礎因天然或人為(回填不實)原因產生差異沈陷或是土壤產生液化,喪失承載力現象,產生基礎材料強度不足產生破壞而使建築物下陷或傾倒…等破壞。
地震的發生屬於大自然演變現象,目前對地震預測技術不如氣象預報準確提供未來變化資訊,適時疏散與應變措施,將災害受損降至最低;唯有對建物結構加強耐震設計、對安全措施標準相對提高、落實安全教育訓練、確實執行自動檢查工作等等;進而分析危害規畫緊急應變處置、災後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救災搶修復原等對策。
二、意外事故應變作業分析
(一) 危害分析
當有危害物質存在,就有可能發生危害事件,所謂星星之火足可燎原。一件意外的發生小至容器的破損,大至發生爆炸而導致有毒物質擴散。一件緊急情況在極短時間內可能處理程序複雜造成應變人員本身也成為危害事件處理的受害者。
安全操作程序的設計是提供緊急應變人員資訊,幫助操做人員如何在發生危害意外事故時,指導安全地離開現場操作。安全操作程序包括危害事故結束前的所有處理程序。透過訓練的課程,可使應變人員在真實的緊急意外事故中更加安全。而這種訓練必須常態化,並考慮將其列入法規中。最佳的訓練方法應包括實際情況演練,來測試人員處理偶發事件的能力,可能的話在緊急事件演習中應包含協調其他相關單位,包括消防局、警察局、緊急醫療單位和保健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均應參與實際事件演習。
訓練到達事故現場的第一線應變人員,強調的是人員安全。第一應考慮的是辨識及確認危害物質並決定事故危害性,操作人員必須知道自己的能力極限。一個好的決策應包括適時請求其他單位支援處理這個意外事件。如果這個意外事件將形成重大威脅時,或許有必要請求政府的支援。對於保護應變人員生命的安全與健康最基本的就是危害事故的處理計畫。
以HAZMAT方式處理意外事故,應變計畫中應包括必要通訊系統與各單位之間的協調,同時也要計畫防護服與防護裝備和其他必要的支援,使得整個安全操作程序能夠更加完善。良好的預測和計畫是危害分析的基礎,固定的裝備與運輸道路在處理大型危害物質時必須先行確認,並詳列可能危害目標。
(二) 標準操作程序
有幾個問題必須確認知道,此處有哪些危害物質?有無溢出、洩漏或火災的可能?事件中對生命的危害性及如何救援與疏散受害者?考量風向條件後,選擇最佳操作地點,因應風向改變,如何預做作業安排?在火災發生時,有什麼特殊的救火裝備可以應用或是需要?在嚴重的洩漏情況時,有什麼裝備可以用來築溝引流這些只是重要問題中的一小部份,。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問題,操作人員必須盡可能在災害發生前找到各種問題的答案。當意外事故發生後操作人員已經知道大部分問題的答案,如此一來發生的意外情況也越少,而操作人員將有更多的時間去處理事故的其他問題。
緊急應變計畫的另一部份是發展一套標準操作程序,必須簡單、實際、而且有效使應變人員能夠操作使用。緊急應變計畫必須明定規範與職責,並且廣為宣導。應變計畫必須應用於各種緊急情況,而非只是應付單一事件。事故指揮系統是完善作業程序的一部份,從應變人員到達現場之後到緊急事件結束,指揮系統均必須存在。指揮官必須負責指揮並協調所有事故處理單位,直到事故穩定之後。
先到達事故現場的應變單位,其領導者為現場指揮官,負責指揮到更高階層單位接手。當有多個支援單位時,指揮權責規範需明定於應變計畫之中。而指揮權的取得應由設立現場指揮所開始。指揮所必須設立於事故現場的上風處,並且遠離事故現場不能被事故地點的情況所影響。理想的狀況下應同時能夠觀察到事故現場之狀況,指揮的重點在於資訊的傳輸與維持一個溝通的網路。
在大型事故中,同時有數個支援的單位,而彼此存在著不同的救災步調,事故前的應變計畫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