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跨文化传播看中美新闻标题的文化内涵
从跨文化传播看中美新闻标题的文化内涵【摘要】本文以话语分析的方式,以西方主流媒体对重大事件的报道为例,对报纸新闻标题的形式特征及信息有效性解析,揭示语言中隐含的文化内涵,以期为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新闻标题 文化内涵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跨文化传播与各种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动、共享和互动过程相关联,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以及人类各个文化要素的扩散、渗透和迁移。在国际交往互动加深的环境下,人类的生活处处体现着跨文化传播,国际信息传播、新闻写作和报道也不例外
一、新闻标题与文化内涵
只有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语言的本质才能得到解释。文化传统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因素在各个层次以各种方式介入到语言之中,它既是结构(话语秩序)的一个属性,也是话语事件(具体的话语过程)的一个属性。也就是说,语言中隐含着意识形态,同时语言也可以建构新的意识形态。新闻传播是一种价值的传递,体现着传播者自身对社会现象和新闻传播内容的价值判断。从措辞性评价、话语表达方式、预设机制策略性、隐喻、隐含等修辞手段方面分析新闻标题,可以有效衡量话语实践活动,揭示新闻标题背后的文化因素
二、新闻标题的形式及信息有效性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文眼,是新闻内容的集中概括。标题中除了隐含报道者对新闻事件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也影响着读者对事物的判断
1、措词性评价
分析词汇的不同表达方式可以揭示报道者的立场和被掩饰的意识形态。标题中的词汇,尤其是动词的使用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因素,不同词汇的选择受作者利益和意识形态的支配,对读者的意识形态造成极大影响。比如,在中国当代艺术家艾未未被拘事件中,《纽约时报》用“stubborn(顽固的),crackdown(镇压)”等词来描述中国政府,以表现他们对此事的异议和对中国人权的质疑;《洛杉矶时报》使用“protested(表示抗议),supporting(支持中国人民争取自由和尊严),clumsy handling(表示对中国处理此案件的蔑视和反对),clearly back(明确表示支持中国人的自由表达和充分的话语权)”等语气比较强烈、态度比较鲜明的动词
2、话语表达方式
新闻标题中的标点符号不仅仅是一些语法和语义上的特征,也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它实际上是具有社会意义的意识形态的加工过程。如《纽约时报》对“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Crisis on“made in China”,对“made in China”加引号的使用,由个案(三鹿奶粉安全问题)上升到对整个中国制造的质疑和讽刺。此外,标题的句
式差别也体现其报道风格和文化元素,中式的四平八稳与美式诙谐幽默形成典型对比。对甲型流感的报道中,中国媒体的标题中规中矩,如《人民日报》的“胡锦涛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共同应对流感挑战”,而美国《纽约时报》的“世界听到了五岁埃德加的咳嗽”、“我是非常糟糕的”、“我现在很好”、“危机来了――墨西哥依然挺立?”等新闻标题更像展示而非陈述
3、隐含、隐喻的使用
运用典故和俗语等一般哲理来表达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观点,刺激读者的阅读与交流欲望。如标题“轮胎特保案奥巴马拣芝麻丢西瓜”、“轮胎特保案:小不忍则乱大谋”中的“捡芝麻丢西瓜”和“小不忍则乱大谋”为谚语,引用谚语典故能增强标题趣味性,形象生动地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Obamas Tire Tariff:Bad Policy,Right Message 和ObamasTire Tariff May Protect Unions but Harms the Nation 则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内容安排在一起,bad 与right,protect 与harm 进行比较,给人极其鲜明的印象和强烈的感受。《纽约时报》在对奥运会体育项目的直接报道时,选择一些弱势项目以及超级明星的震惊性消息。《由于受伤和挫折,姚明珍惜奥运会的机会》、《由于阻碍,中国人巨大的希望落空了》、《疼痛远远超过了一个国家英雄的腿》……从这些标题看来,《纽约时报》为美国大众构建了中国两个英雄式体育人物的悲剧,以及中国民众对于这两个英雄式人物获胜希望的疯狂寄托;在对中国强势项目乒乓球构建时,《纽约时报》的选词也是别有用心,如8月19日的《中国球迷因乒乓球获金而发狂》,使用了“发狂”(go wild)这个贬义词;对奥运会社会环境的报道《在北京的浓烟中跑步》、《时差不是问题,但就是要和炎热和浓烟抗争》,实属“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表面谈浓烟和炎热,其实是在批评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三、新闻话语与社会文化
语言分析和社会分析是融为一体的,意识形态决定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打工者成长起来的公司董事长.doc
- 从报纸电视编排的对比谈电视新闻编辑学.doc
- 从拉维莱特公园看解构主义.doc
- 从接受美学看《走进科学》的制作.doc
- 从接受美学看受众的接受.doc
- 从接受美学视角浅析党报新闻作品的亲和力.doc
-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电视节目娱乐化.doc
- 从援助海地看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建构.doc
- 从摄影博客看网络空间的视觉呈现.doc
- 从散兵游勇到现代企业的嬗变.doc
- 实训楼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方案.doc
- 网络环境下的企业营销传播模式.pptx
-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doc
- 英美文学霍桑介绍.ppt
- 2025年黑龙江省牡丹江管理局北斗星协会初三下学期化学试题周末卷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重点名校初三3月第二次周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广东省揭阳市华侨高级中学2025年语文高一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2024年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 河南省虞城县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卷(三)英语试题含解析.doc
- 福建省龙岩市第五中学2025年初三4月质量调研(二模)语文试题理试题含解析.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