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传播下的审丑现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网络传播下的审丑现象

浅析网络传播下的审丑现象【摘要】网络传播的便捷性使我们进入到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透过网络人们可以了解各种信息,但由于网络信息的参差不齐,一些媚俗、炒作等丑陋现象也随之而来。本文针对现今存在的网络红人以及媒体的跟风审丑现象,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之道 【关键词】网络红人审丑网络传播 一、网络“审丑” 一名叫蓉荣的网友在天涯论坛发布的帖子引起人们热议,内容是记录其高中同学小月月在游玩上海世博会期间发生的一系列雷人事件,正是这篇帖子让一名新的网络红人浮出水面,小月月及其追捧者拜月神教成为新的网络流行语 其实,通过发布自己丑态来吸引人们眼光,小月月并非首创。从“木子美”通过网络发布自己的性爱日记引来众人围观,到后来的芙蓉姐姐、凤姐,再到拜金女、伪娘、小月月的一系列惊人举动,他们出名的手段如出一辙,喜欢炫耀自己,却又丑态百出。这些网络红人和我们传统的审美观大相径庭。可是,他们的种种丑态,却成功地迎合了一些人浮躁、猎奇、无聊的心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更像是流行符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效仿,“审丑”也逐渐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另一消遣,随着这些网络红人的蹿红,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网络上似乎已经开始了一个以丑为美的审丑时代 二、造成“审丑”泛滥的原因 1、网民的看客心理是其生长的土壤。XX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①显示,截至XX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而这其中学生群体占网民比重的近三成。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9.8小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1小时,网民素质较低,将近九成人学历在大专及以下;收入上,有70.4%的网民收入低于XX年,在现代社会,日益发达的媒体反而增加了受众的看客心理。因为人们在传媒建立的拟态环境中逐渐丧失了辨别真假的能力。对于一切现象的呈现不过是一场现场直播的节目罢了。”②舆论具有多样性,可是,对于此类网络红人,虽然早期还是有人欣赏他们的自信,但随着这些网络红人行为的愈加离谱和肆无忌惮,大众舆论逐渐趋向统一,是不是我们的社会有某种需要、某种东西透过这种人物典型跟对他的攻击、消费,得到宣泄和满足?而网络的多样性、丰富性也恰好的迎合了他们这种看客心态,事实上,他们仅仅是希望从对网络红人们的围观中,通过“欣赏”他们的种种丑态来是自己的心理获得快感,可也正是由于受众“看客们”的需求,网络红人们才有了欣赏他们的观众,获得了滋养他们生长的土壤 2、传统媒体的介入使“审丑”之风愈演愈烈。网络由于准入门槛较低,且其发布信息不像传统媒体那样由专业机构经过严格程序并有专门人士进行严格采写、把关,使网络炒作有机可乘。虽然网络普及率很高,可是其影响力特别是权威性还是弱于传统媒体的。其出现的热议也仅是昙花一现,人们很容易会忘却,并随着新事物的出现而转移视线。然而,一旦传统媒体也介入进来,其影响就大大扩展了 传统媒体的盲目跟风,并与网络炒作形成一种互动,二者共同作用下,促使人们“审丑”持续加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迎合受众这种窥奇心理;也正是由于传统媒体的介入,不断加深着人们的“审丑”印象,使得人们从开始的一笑了之,转向把他们当做一个新闻(或事件)来对待,并对此类人群存在的价值有了重新思考。从而,使这些网络红人彻底摆脱自己的尴尬身份,开始成为可以和那些超级明星一样可以登上报纸娱乐版头版的娱乐人物。从草根变成受人瞩目的“明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他们,甚至效仿他们,使“审丑”和被审成为一种现象。而在这场利益追逐的过程中,媒体如果迷失方向,必将逐步走上牺牲其职业品格,最终导致其在公众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弱 3、网络推手――网络红人的制造者。拜金女、芙蓉姐姐、小月月等各色人物,占据着网络及各类媒体的报道版面,以其各种雷人举动吸引大众眼球,而伴随这一现象一种新兴职业应运而生――网络推手,正是他们,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引起争议的人物,他们打破传统观念,肆无忌惮地表达其“个性”价值观。这些网络推手不属于传统意义的新闻从业人员,因此,他们不受新闻行业规则的制约,为了点击率,甚至不惜完全背弃主流价值观,制造具有轰动效应的人物 当然,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新兴行业的诞生必然有他存在的原因,有网络推手称,推手们大部分时间是在挑起争议,而是否跟进,还要看网民的反应。从这个层面出发,看客才是真正的推手。今天的“审丑”现象,不仅形成了某种畸形的赢利模式,而且也是对新闻娱乐化的最大讽刺,这是网络推手直接缔造的争议,然而,媒体与公众也难辞其咎。可以说,网络红人、网络推手、媒体和看客们共同掀起了这场 “审丑之风” 三、解决之道 1、媒体主动放弃炒作。对于大众传媒特别是传统媒体而言,应始终将公共利益摆到首位,切实起到传递信息、监督环境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