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钢琴音乐创作风格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舒曼钢琴音乐创作风格分析

舒曼钢琴音乐创作风格分析摘要:本文从时代背景、总体创作风格、代表性大型曲目分析及其它作品介绍几个方面阐述了舒曼钢琴作品中浪漫因素的独特性,便于学习者更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和理解舒曼的钢琴作品 关键词:浪漫主义;舒曼;狂欢节;大卫同盟 中图分类号:J605.516 文献标识码:A 十九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充满了剧烈变革的时代,新的社会、政治思想层出不穷,人们的生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此同时产生的浪漫主义反对崇拜理性,提倡歌颂本能和情感,音乐领域的作曲家们也在努力地发掘着自我,试图与作品融为一体。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繁荣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罗伯特#8226;舒曼的音乐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与同时代其它作曲家的不同。本文通过大型套曲《狂欢节》来分析他作品中浪漫因素的独特性,从而达到在演奏中更好地把握这一特点的目的 一、关于舒曼的音乐创作 对舒曼来说,音乐是灵魂的完美体现,作为德国浪漫主义文化浪潮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音乐本身是浪漫主义的,同时又与当时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评论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他不仅是一位音乐家,更是一位诗人和评论家 (一)作品中的“文学性”和“隐喻性” 由于出生于书商家庭,舒曼自小勤读诗书,涉猎了大量文学名家的作品,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学修养,当时一些德国作家的小说常常成为了他灵感的来源,例如根据德国作家让#8226;保尔的小说所创作的《蝴蝶》及受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家霍夫曼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启发而创作的《克莱斯勒偶记》。在他的作品中,“富罗列斯坦”和“约瑟比乌斯”两个笔名时常出现,前者个性大胆冲动、直言善变,后者则寂寞内省、敏感而富有幻想,这两种具有强烈对比的性格其实也是舒曼内心世界的代言,使得他的音乐常处于错综复杂、环环相扣的冲突中,深刻地呈现了人性中的热情与痛苦。除此之外,隐喻性也是他作品的一大特点,除了《狂欢节》中的字谜游戏外,早期的《阿贝格变奏曲》中的ABEGG就是以冯#8226;阿贝格伯爵夫人的姓作主题的,第一次显露出了他在创作上的隐喻性才能 (二)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曲式特征 旋律的“可歌性”强是舒曼作品的一大特点,在诗学的影响下,他的旋律多由方正的二小节、四小节、八小节的乐句组成,在钢琴的中间音域以平和的音程进行,呈现出极为热情而含蓄的线条,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像“朗诵诗”一般耐人寻味 “节奏”是舒曼钢琴音乐中另一重要而有力的表现手法。在他的作品中,重音常常是拖延的,加上切分音的大量使用,造成这种重音的不规律出现。于是,当节奏重音与拍子重音无法同时落下时,节奏韵律就失去了惯有的平衡感,因而呈现出强烈的不安定的个性 “和声”也是他体现特殊风格的表达手法之一,虽然他的和声理念主要承袭自贝多芬和舒柏特,但追求多样化和富于特性效果的他在和声的运用上仍然独树一帜,例如时常使用转位和弦、和声外音、副属和弦和拿波里六和弦造成调性的扩展或用扩张终止式以造成音乐的漂浮性 舒曼音乐创作在曲式上表现出的独特性同样来源于“音乐诗化”的理想,这种铭刻于心的理念使他的音乐如同充满幻想的诗,在创作中总是在固定的形式里寻找自由发挥的途径,《f小调奏鸣曲》OP.11就是一首运用自由变奏创作手法的古典奏鸣曲,舒曼性格中的两重性很适合用奏鸣曲式中的主部和副部来表现,然而对于古典奏鸣曲来说,感情中的矛盾冲突是需要用理性和逻辑加以控制的,显然这不适合舒曼,于是他采用了变奏手法恰当地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思想;还有《交响练习曲》,是一首名为练习曲的变奏曲;此外,运用奏鸣曲式加回旋曲和变奏曲的创作手法写作的《C大调幻想曲》OP.17也属于这类作品,它充分显示了舒曼对音乐素材的运用和组织能力,是一种独创性的自由曲式,既有即兴幻想性,又有整体协调性 二、有关钢琴套曲《狂欢节》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贝多芬和舒柏特两位大师相继去世之后,欧洲乐坛上弥漫着一股因循守旧的保守风气和小市民气的庸俗趣味,一些趋炎附势的音乐评论家自己似懂非懂,却对有创新精神的年轻音乐家的创作予以否定,理由是没有按照某种规范去写 (一)《新音乐杂志》的创办与《狂欢节》的创作 处在这样的时代,舒曼感到很压抑,他经常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聚在一起谈论音乐和诗,发表对时事风气和对音乐的见解。1834年,舒曼与几位年轻的音乐家和诗人一起创办了一份《新音乐杂志》,由他担任主编。这是一个音乐周刊,宗旨在于呼唤音乐中的伟大与崇高精神,为年轻而有才华的音乐家提供舆论支持,抨击庸俗守旧、玩弄技巧、内容空洞的平庸之作。这份刊物很快成为浪漫主义音乐阵营的一面旗帜,得到了包括肖邦、门德尔松、勃拉姆斯、海涅在内的许多音乐家和文学家的支持。除了音乐评论外,舒曼的音乐作品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他的批判观点,钢琴套曲《狂欢节》、《大卫同盟舞曲》、《克莱斯勒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