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华 把西方垃圾运回西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建华 把西方垃圾运回西方

刘建华 把西方垃圾运回西方垃圾!垃圾!垃圾110吨来自发达国家的洋垃圾进驻上海外滩三号,将这华洋杂处、名品林立的时尚地标杀个措手不及 沪申画廊600多平米的奢华展厅,被成捆的工业、生活垃圾铺设得面目全非:旧轮胎、旧电板、废弃的药罐、墨黑的塑料丝……层层叠叠全至窗沿;浪声、人声、汽笛声,搅拌着车间电锯的刺耳噪音,定时轰炸你的神经;形色各异的塑料垃圾被有机玻璃封存起来,附着在印度绿的大理石上,仿若斑斓画作,美丽却狰狞 墙上关于洋垃圾的几十条中英文报道令人惊悚――“美国产生的电子垃圾80%出口,被装进集装箱运到印度、中国和巴基斯坦,其中中国占了90%”、“XX年,价值67亿美元的废品被出口到中国,仅次于航空航天产品。” 昏眩的、呛人的、窒息的,混杂着浓烈的火药味,这便是作品“出口――货物转运”的现场,“我做这作品就想反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洋垃圾只是表面上一个腐烂的东西,但是切开这个伤疤,它里面有很多细菌你必须面对。”刘建华,眼前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在垃圾堆中宽和地笑,目光却犀利 身穿旗袍的东方女体 先前十几年的创作,刘建华都跟瓷打交道 1975年夏天,13岁,他只身一人,搭乘解放牌大卡车去了瓷都景德镇。为学传统陶瓷雕塑,他改了原本的谢姓,师从舅舅刘远长,刘建华的名字便沿用至今。学徒8年,从瓷厂的小小工成长为技术骨干,掌握了整套传统工艺技法,他的作品“霓裳羽衣舞”还曾摘获景德镇陶瓷美术最高奖――百花奖 工作本已稳当,刘建华却选择逃离传统工艺的流水线。“78年,在舅舅家偶然读到罗丹的《艺术论》。一个大师,给泥土赋予那么强的生命。这书对我影响很大。” 后来,刘建华考上了景德镇陶瓷学院,大学期间他全身心扑在西洋雕塑上。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云南泸西县当乡村教师。那时工资只有40多元,他挤出所有时间帮人做浮雕,用额外收入支付创作原料的费用,投入一系列彩塑作品的实验中 1998年11月,“传统和反思”中国当代艺术展上,刘建华首次展出他的彩塑作品――旗袍系列。身穿旗袍的东方女体,无首无臂,蜷缩于花瓷盘上,盘中的“秀色可餐”,直指女性被物化的残忍现实。这批艳俗截肢女体,即刻成为市场焦点,这次展览,刘建华有生以来第一次卖出了作品――共3件 “我出生在60年代,那时候我们缺少与女性的情感交流。我如果跟女孩坐一起,碰一下肯定不行。青春期,就是大家很那个的时候,那种不健康的状态对个人成长是一种伤害。那时候往往通过看电影来释放内心冲动,电影里的女特务,穿着旗袍、很性感的那种,我就觉得特好看。” 这批作品的无头处理呈示了刘建华独有的批判方式。“我当时就想创作一种刘建华式的风格,以前我们做作品都太完整,我要它一出手就让别人记住!同时,我也是通过这个作品测试一下大众心理。” “你们国家太干净,东西全运我们这儿了。我们早习惯了。” 刘建华的创作有两个朝向:一条指向人潜在隐秘的内心世界;另一条则关注当下的社会问题。“中国当代艺术要做出有力量的作品,就不得不关注社会和现实。” 继XX年“日常”后,刘建华的创作开始转向艺术社会学的方向,“艺术家有责任去做些事,在今天,你的作品必须跟社会发生关联。中国现在这么好一个机会,整个社会呈现出很多西方过去从没有过的经验,西方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经济都测不准,这是中国的贡献啊!这给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去年,刘建华的“义乌调查”在上海双年展引起热议。林林总总的小商品从巨型红色集装箱内奔腾而出,视觉冲击力令人瞠目。“义乌那地方挺有意思,它是新时期所产生的一个从农村转成小县城的特例,义乌这种模式可以说是中国经济模式的一种原型:廉价劳动力、低端设计、低价材料,大批量出口。” 此次个展则是刘建华关注当下社会的又一力作。为了买到这10多吨洋垃圾,他一年来三下广东,花销近15万。“去年媒体有很多介入洋垃圾的报道,大沥、联浯曝光比较厉害,还有顺德的麦村,这些地方我都去了,跟我去之前脑子里想的反差太大了:没想到对当地环境破坏那么大,在没有任何防毒面具、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就靠些地下劳动力在那边挑挑拣拣,很多东西要埋掉、烧掉,化学品烧的时候会散发一种味道,特别刺鼻,闻了以后对人体伤害很大。那边什么人都有,小孩、老人,全生活在那里,我不知道他们喝的什么水,那里的河又黑又稠,那种黑,唉,你见不到底,那种浑浊,很多污染源汇集在一起,太脏了。” “我第一次去特别被动,因为没找到任何关系,根本不可能触及它的内部系统,只能偷偷拍些照片。他们防备心很强,这东西毕竟是走私来的,没一定关系拿不到货。他们私下有不成文规定:不能卖给陌生人。有些东西上面有公司商标,国外怕做反面宣传,要求中国这边进货的人不能把现成品直接卖出去。” 开展前,这10吨洋垃圾在上海郊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