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平淡的字眼表不平淡的情思
用平淡的字眼表不平淡的情思【摘 要】陶诗中大量存在着看似平淡却又精警的字,其中有些字频频出现。通过分析这些诗句中之字可以把握诗人的情思和意趣。陶诗中虚词的使用冲淡了诗句固有的凝重、稠密,为其诗带来了一种清新、舒雅之美
【关键词】 陶诗;实字;虚词
陶渊明诗之风格向以平淡著称,但读者往往又能从这平淡的字眼中见出诗人不平淡的情思。这是缘于从方法论上讲是诗人善于使用警策之字、散文化的虚词,从人格上讲是诗人的人生境遇与人生理想发生矛盾而形成的人格内蕴所造成的
陶诗中看似平淡却又很精彩的字往往能达到一语惊人的程度。如《杂诗八首》中屡次表时光流逝之句。其一曰“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其二曰“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其五曰“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其七曰“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句表达,都锤炼得十分精粹。“待”字、“掷”字、“颓”字、“催”字下得有力,把岁月赋予了生命,写出诗人在时光的流驶中,有志难伸、悲慨万千的心情。又如“中夏贮清阴”(《和郭主薄》其一)诗句中的“贮”字描写出林阴的浓厚,把无形的林阴写成了似乎可以贮存起来的有形的东西;“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句中的“翼”字在这里名词作动词用,形容出新苗在南风的吹拂下像羽翼似的微微摆动,形象生动、亲切至极;“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拟古》其三)句中的“骇”字写百虫在春雷中惊觉,“舒”字写草木在春雨中恣意滋生,显示出大自然不可遏阻的勃发生机,造语警秒。明人钟惺说:“其语言之妙,往往累言说不出处,数字回翔略尽。有一种清和婉约之气,在笔墨之外,使人心平累消。”(《古诗归》卷九)
在陶诗中有些字频频出现,如“孤”、“拙”、“奇”、“之”等。这些字眼都从不同的角度在某种程度表现了诗人性格的一面。以下就通过这些诗中之妙字来把握陶渊明的情思与意趣
“孤”。“孤”字在陶诗中多次出现。“中宵尚孤征”(《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的“孤”字写出诗人对行役之旅的孤苦与劳累;“总发抱孤介”(《戊申岁六月中遇火》)的“孤”表现诗人耿直而不随和的品性;“挥杯劝孤影”(《杂志》其二)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寂寞苦闷无人了解;“孤云独无依”(《咏贫士》其一)中的“孤”字象征着诗人孤高的品格。再加之“独”字的诗句。“春醪独抚”(《时运》)与“一觞虽独进”(《饮酒》其七)两句中的“独”字说明诗人的孤单寂寞之情;“自我抱孤介”(《连雨独饮》)的“独”字指诗人独自抱着“任真无所先”的思想,不与俗同流;“日暮犹独飞”(《饮酒》其四)的“独”字是以写鸟的孤独被遗落来寄予自己的形单影只。在陶诗中,“孤”字加之“独”字诗人有意识无意识地共用了40多次,从中可看出陶渊明是孤独的。为官行役之际、归田躬耕之时都总是那么孤独。孤云、孤鸟也是其品格的象征。可以说陶渊明生前是孤独的。他的诗歌是一个孤独者的自白
“拙”。陶渊明总是把与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田园生活自视为拙,实即不拙,所谓大智者大愚。陶渊明自称是“性刚才拙,与物多忤”(《与子俨等疏》)说明自己在社会人事关系上笨拙,不会逢迎取巧。同样的诗句有“人事固以拙”(《 咏贫士》其六)、“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其一)、“拙生失其方”(《杂诗》其八)。其余如“卫生每苦拙”(《影答形》)的“拙”字表现对死生之事随和的态度;“栖迟岂为拙?”(《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正话反说,坚定自己的隐居躬耕之生活;“叩门拙言辞”(《乞食》)句中的“拙”字、“扣”字涵蕴丰富,耐人寻味,不只是动作,还伴有丰富的心理活动。“叩”写出了诗人一边轻轻地敲门、一边思忖着屋里是否有人?如果有人,出来会是什么态度?我又该如何应对?“拙”写出了诗人面对主人时的难为情
“奇”。“奇”字在陶诗中也多次出现,用于对事与物的描写上,突出一种不寻常。如“云鹤有奇翼”(《连雨独饮》)、“青丘有奇鸟”(《读山海经》其十二)、“章山有奇歌”(《蜡日》)、“奇功遂不成”(《咏荆轲》)、“奇文共欣赏”(《移居》其一)、“良辰入奇怀”(《和刘柴桑》)、“遥瞻皆奇绝”(《和郭主薄》其二)、“毛色奇可怜”(《读山海经》其五)、“独树众乃奇”(《饮酒》其八)。从中可探视出陶渊明是个尚奇之人
陶诗不仅善于使用实字,虚字的使用也自如精到、随心而出、随手拈来,起到了刘勰所称许的虚字之效能:“之、而、于、以、者,乃扎句之旧体;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巧者回运,弥缝文体,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文心雕龙)虚字虚词的妙用,扩大了陶诗的感情内蕴,冲淡了诗句固有的稠密、凝重,为其诗带来了一种清新、疏雅之美。如:“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杂诗》其八)、“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有会而作》),“也可奈何”、“已矣夫”,三个甚至是四个虚字的连用增强了诗人的感情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