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时 域 分 析 引言 语音信号的短时处理方法 短时能量合短时平均幅度 短时平均过零率 短时自相关函数 短时时域处理技术应用举例 引言 语音信号处理包括语音通信、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说话人识别和语音增强等方面,但其前提和基础是对语音信号的分析。 语音信号分析可分为时域、频域、倒谱域等方法。在分析处理之前必须把要分析的语音信号部分从输人信号中找出来,这项工作叫语音信号的端点检测。 语音信号的数字化一般包括放大及增益控制、反混叠滤波、采样、A/D变换及编码(一般就是PCM码); 预处理一般包括预加重、加窗和分帧等。 语音分析分为模型分析法和非模型分析法两种。 模型分析法是指依据语音产生的数学模型,来分析和提取表征这些模型的特征参数;共振峰模型分析及声管模型(即线性预测模型)分析即属于这种分析方法。 非模型分析法,包括上面提到的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及同态分析法等。 引言 时域分析通常用于最基本的参数分析及用于语音的分割、预处理和大分类等。其特点为: ① 表示语音信号比较直观、物理意义明确。 ② 实现起来比较简单、运算量少。 ③ 可以得到语音的一些重要参数。 引言 短时分析技术:语音信号有时变特性,是一个非平稳的随机过程。但在一个短时间范围内其特性基本保持不变。即语音的“短时平稳性”。 “短时分析”,即对语音信号流采用分段处理。将其分为一段一段来分析,其中每一段称为一“帧”,由于语音通常在10~30 ms之内是保持相对平稳的,因而帧长一般取为10~30 ms。 注:对于某些要求较高的研究领域或应用场合(如语音识别),应该考虑语音信号是时变或非平稳的,此时应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 3.1 语音信号的短时处理方法 3.1 语音信号的短时处理方法离散时间信号 3.1 语音信号的短时处理方法 3.1 语音信号的短时处理方法 3.1 语音信号的短时处理方法 3.1 语音信号的短时处理方法 脉冲编码调制 3.1 语音信号的短时处理方法 脉冲编码调制 3.1 语音信号的短时处理方法 脉冲编码调制 3.1 语音信号的短时处理方法 脉冲编码调制 3.1 语音信号的短时处理方法 脉冲编码调制 3.1 语音信号的短时处理方法 脉冲编码调制 取样率经常取10 kHz。 某些现代语音处理系统语音频率高端扩展到7~9 kHz,相应的取样率也提高到15~20 kHz。 (a)是一段语音信号400个取样值的包络曲线, (b)3 bit量化器的量化噪声与被量化信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c)8 bit量化噪声几乎已经看不出这种相关性了。 (d)3 bit量化器的噪声与“平稳白噪声过程”的假设不大相符 (e)8 bit量化器的噪声的自相关函数的估计几乎是一个冲激函数,这与“白噪声过程”的假设相一致。 (f) 3 bit量化噪声谱和语音信号谱的性质有某些相似,也是随着频率的升高而下降 (g) 8 bit时,其量化噪声谱就比较平坦了,这是典型的白噪声谱的形状。 SNR(dB)=6.02B-7.2 每bit字长对SNR贡献为6dB。 当B=7bit时, SNR=35 dB。此时量化后的语音质量能满足一般通信系统的要求。 语音波形的动态范围可达55 dB,故B应取10 bit以上。为了在语音信号变化的范围内保持35 dB的信噪比,一般要求B≥11,实际常用12 bit来量化,其中附加的5bit用于补偿30 dB左右的语音波形的动态范围变化。 反混叠滤波器:为了防止混叠失真和噪声干扰,必须在取样前用一个具有良好截止特性的模拟低通滤波器对语音信号进行滤波,该滤波器称为反混叠滤波器。有时为了防止50 Hz市电频率干扰,该低通滤波器实际上做成一个从100 Hz到3.4kHz的带通滤波器。对该滤波器的要求是其带内波动和带外衰减特性应尽可能好。 平滑滤波器:D/A后面的低通滤波器是平滑滤波器,对重构的语音波形的高次谐波起平滑作用,以去除高次谐波失真。 预加重: 现象:由于语音信号的平均功率谱受声门激励和口鼻辐射的影响,高频端大约在800 Hz以上按6dB/倍频程跌落,为此要在预处理中进行预加重。 目的:提升高频部分,使信号的频谱变得平坦,以便于进行频谱分析或声道参数分析。 位置:预加重可在A/D变换前的反混叠滤波之前进行,这样不仅能够进行预加重,而且可以压缩信号的动态范围,有效地提高信噪比。 3.1 语音信号的短时处理方法 加窗取语音帧 3.1 语音信号的短时处理方法 加窗取语音帧 3.1 语音信号的短时处理方法 加窗取语音帧 3.1 语音信号的短时处理方法 加窗取语音帧 3.1 语音信号的短时处理方法 加窗取语音帧 3.1 语音信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酒店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docx VIP
- 危化品运输安全的无人机与遥感应用.pptx
- GZ020 生产单元数字化改造(师生同赛)赛题A竞赛任务书附件1、3、6、7、8、9-裁判用(打印100份)-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pdf
- 新教材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pptx VIP
- 电话销售基础培训课件教程.ppt VIP
- 2025年中国铝制板翅式换热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docx
- (2022年版)初中语文学科新课标部分解读.pptx
-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共48张PPT).pptx VIP
- 诸葛亮介绍PPT课件.pptx
- 考研真题 中山大学353卫生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