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徐建波).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我测评: 1、 A 埃及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 B 巴比伦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 C 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500年 D 中国文明,约公元前2070年 2、这些文明大致处于温带。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些 文明产生的区域大多气候温润多雨,邻近大河流域, 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培 植和生长,适宜人类居住,能够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 需要。这说明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 第二单元第一课 狮身人面像 泰 姬 陵 空中花园 长 城 它们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点? 1.灌溉水源充足。 2.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3.大致位于温带,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 早期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的原因有哪些? 看图2--1古代埃及,思考 (1)埃及位于哪个洲?那里的自然条件如何(气候、河流)? (2)请描画出尼罗河。 (3)埃及统一后的疆域分布有什么特点? (4)埃及最强盛时的地域包括哪些大洲? (5)人们是如何利用尼罗河的? 每年的6月,尼罗河刚出现泛滥的迹象———河水呈绿色,人们就开始喜气洋洋地聚集在河边,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每当这时,河面上总有数不清的船只穿梭往来,人们在船上唱歌跳舞。河边放着尼罗河神的木雕像,身穿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幼轮流来到圣像前,恭敬地低头表示敬意,祭司则高声念着祷词,毕恭毕敬地向河神祈求幸福。到了8月,当河水终于漫过两岸堤坝淹没大片农田时,人们还要热火朝天地庆祝一番。    在人们眼里,洪水泛滥几乎是灾害的同义词,为什么古代埃及人反而要庆祝尼罗河的泛滥? 尼罗河定期泛滥 肥沃的土地 水资源 农业发展 形成村落 手工业商业发展 前3500年出现国家 古代埃及与尼罗河息息相关,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古代埃及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所以,古希腊 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 请你根据课本25页古代埃及历史发展线索,制作古埃及的年代尺。 1.年代尺最好标箭头,表示历史长河还在继续发展。 2.在年代尺上等距离标示出年代 ,如:100年或100万年,因需而定 ,以方便看出时间间隔。 3.一般来说年代尺上方标事件,下方标时间或时期。 4、没有公元0年. 画年代尺注意事项: 前3500年出现小国 前3000年统一国家建立 前15世纪地跨亚非 前6世纪灭亡 前4000 前2000 公元元年 古代埃及兴衰年代尺 新月形沃土  看图以及课本P25思考: (1)说说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气候、河流) 人们是怎样克服自然挑战的? (2)早期居民有哪些? (3)完成两河流域统一大任的是谁? (4)画出古代巴比伦发展的年代尺。 从底格里斯河里提水灌溉。 前3500年出现城镇、神庙、宫殿和文字。 前16世纪被外族灭亡 前4000 前2000 公元元年 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 古巴比伦的兴衰史 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 我国唐代著名僧人玄奘,在公元7世纪西游印度,并居住多年。他返回唐朝以后写成的《大唐西域记》中就记载了古印度的繁荣。 其实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印度次大陆北部的居民就已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这些古印度居民生活在印度河与恒河流域。 大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出现城市国家。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是已知的那时最大的两座城市,尤其是摩亨佐·达罗,几乎可以和巴比伦城相媲美。 城里还建有一些大型公共设施。 公共浴池 粮仓?堡垒? 下水道 城内排水系统的设计独具匠心,可以有效地防止内涝。 整齐的房屋布局 居民住宅星罗棋布,风格各异,既有平房,也有高楼,城内的道路既平且直,这些道路把城市分割成不同的区域。 字是这样的! 起源于印度的阿拉伯数字  现今世界上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即1、2、3、4……0,最初并不是由阿拉伯人所发明,而是起源于古代印度。大约在哈拉巴文化时期,印度人采用了10进制记数法。 北线:印度—中国—朝鲜、日本 南线:印度—东南亚 龙山文化(下游) 大汶口遗址 牛河梁遗址 红山文化 辽河流域 良渚文化遗址 良渚文化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代表遗址 古文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