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怀化市2017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
怀化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试卷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 1.C。 A.ruò/nuò pāng/páng xù ; B. shuò zhuàn/chuán jī/chái; C. bié/biè ài/yuàn jié/ yè; D.sì/yì jù huì/kuài。 2、C。惦——掂。 3、C。 A、语序不当。应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B、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 D.暗换主语。在“在新春佳节”前加上“倡议他们”。 4、C。第②句是整个句群的观点句。在展开论证中,第⑤③①句从个人治学角度,第⑥④句则从与他人合作角度。 文言文全文翻译 赵郡苏轼,是和我同年科考的学友。他从蜀地把书信寄到京城给我,称赞蜀地的学士黎生、安生。不久黎生带着他的文章几十万字,安生带着他的文章也有几千字,屈驾前来看我。我读他们的文章,确实气势壮阔,风格雄伟,善于反复辨析,把事理说得很深透,他们的才情、笔力奔放,好像不能看到它的尽头。他们二人确实可以说得上是特别杰出的人才,而苏君也的确可以说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了! 不久以后,黎生补授江陵府司法参军。临走的时候,请我写几句话作为赠别。我说:“我了解你们,已经放在心里了,竟然还需要用言辞表达出来么?” 黎生说:“我和安生学习这种古文,同乡邻里都讥笑我们,认为是迂阔。现在请您写几句话,是想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看法。” 我听了这话,想想自己,不禁笑了。世上迂阔的人,有谁比我更厉害呢?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为什么困顿到现在而自己尚不知道的原因啊。世人迂阔,谁比我更厉害呢?现在你们迂腐,只因文章不合世俗,是小的迂腐罢了,(还)担心被同乡邻里讥笑。像我的迂阔可就大了。如果你们拿了我的话回去,将要得到更多的责怪,岂能只停留在讥笑上呢?既然这样,那么我将对你们说些什么好呢?说我的迂阔是好的,可是它的后患却是这样;说它不好,那么虽然可以迎合现代,但一定违背古训,有附和流俗的地方,就一定背离圣贤之道了。你们还是不要急于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认识吧,这样,就一定能够经过选择获得正确的东西。于是我写了这些话赠给二位,并且打算拿给苏君看,不晓得苏君认为我的话怎么样呢? 二、文言文阅读 5、C。解析:斯文:这种古文。 6、D。⑴⑵均为副词,表婉商语气。 A、⑴附在别的词或短语组成名词性短语,“......的人”,⑵ 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B、⑴介词,表对象,可不译,⑵介词,“在”。 C、⑴代词,“什么”作宾语,⑵副词,形容词前表程度,“多么”。 7、谓予 之 迂 为 善/ 则 其 患 若 此/ 谓 为 不 善 /则 有 以 合 乎 世 /必 违 乎 古 /有以同 乎 俗 /必 离 乎 道 矣。 8、⑴勉励二生坚持学习古文,反对俗文。 ⑵劝告二生不要“合乎世”、“同乎俗”, ⑶希望二生“无急于解里人之惑 ”。 (答出⑴点给2分,答出⑵⑶也给2分,意合即可) 9、⑴(他)从蜀地把书信寄到京城给我,称赞蜀地的学士黎生、安生。(“遗”,“称”,句意各1分) ⑵我了解你们,已经放在心里了,竟然还需要用言辞表达出来么?(“知”“既”,句意各1分) ⑶现在你们迂腐,只因文章不合世俗,是小的迂腐罢了,(还)担心被同乡邻里讥笑。(“特”、“患”、“为笑于”、句意各1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 10、⑴运用拟人手法刻画双燕形象(2分)。“欲住”“软语商量”等词语写出燕子呢喃、亲密商量的神情、神态及心理变化(1分)。“飘然”描绘出燕子捕食时的轻盈之态,“快拂花梢”“分开红影”表现双燕飞翔的动态美(1分)。 ⑵结尾两句写红楼思妇“画栏独凭”的寂寞生活,与燕子双双、形影不离形成对照,用双燕的美满生活反衬红楼清冷,思妇寂寥。(若答成“用红楼清冷,思妇寂寥反衬双燕的美满生活”亦可。)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 14、⑴莫言获奖对中国文化、中国文学“走出去”,有积极的意义。 ⑵莫言的作品从独特的“中国性”中显现出了普世性的价值追求。 ⑶莫言获奖提示我们:当代文学创作并未达到了世界的高度。 ⑷莫言的得奖,显现出中国当下文学创作中被遮蔽的一些问题。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 15、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沉寂”反映了年轻人想引起葛尔特茨同情照顾的心理,也表现了葛尔特茨比对年轻人所讲故事有无破绽的思索。(2分) ⑵“高傲”表现了年轻人的诡计被识破后对葛尔特茨比的不满和不屑一顾。(2分) 16、分析小说采用全知视角,运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的妙处。(3分) ①有利于讲清故事的来龙去脉。(1分) ②有利于刻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