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复习—古代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点复习—古代诗

考点复习—古代诗词鉴赏 鉴赏古典诗歌的写景特色 一、学习目标: 1、全体同学能熟知古典诗歌中写景的方法 2、九成同学会运用此方法鉴赏诗歌中的写景特色 二、学习重难点 1、运用此方法鉴赏诗歌中的写景特色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要求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划出写景的句子,写了那些景物? (2)、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 诗歌常见写景方法: 1、从修辞上: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等 2、从空间上:远近、高低、仰视、俯视等等 3、从动静上: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等等 4、从虚实上:实写、虚写、虚实结合等等 5、从感官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等 6、从正侧上:正面、侧面、正侧结合等等 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题西溪无相院》 (1)上句从视觉,写浮萍破处,人影在水中显现出 来,照应了第一句中的“清” (2)下句从听觉,用细微的草声衬托环境的宁静,照应了第二句中的“静” 2、《南柯子·忆旧》 (1) 采用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 (2)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青山、潮平为视觉,鸟啼为听觉 (3)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鸟有人的情感,怨恨之情。 鉴赏诗歌写景特色的常见提问方式 1、这首诗(句子)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 2、请简析本诗写景上的妙处。 3、请从“动与静” (虚与实)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4、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鉴赏诗歌写景特色的思考角度: 1、从修辞角度思考: 2、从空间角度思考: 3、从动静角度思考: 4、从虚实角度思考: 5、从感官角度思考: 6、从正侧角度思考: 鉴赏诗歌写景特色的答题模式: 写景方法+简要阐述 《鹧鸪天》: 1、远近结合:有远景,如山、林;有近景,如竹、墙; 2、俯仰结合:有仰望,如“翻空白鸟”;有俯瞰,如“照水红蕖”; 3、视嗅结合:有听觉,如“乱蝉”;还有嗅觉,如“细细香”。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春寻李校书 元稹 款款春风淡淡云,柳枝低作翠笼裙。 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 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 今朝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最是君。 思考:本诗写景形象,景物如在眼前,试对其写景手法进行赏析,至少写出三种。 《早春寻李校书》 1、修辞手法,比喻,柳枝似笼裙,梅花如鸡舌,江水似琼花;拟人,春风款款,江舞浪花 2、 动静结合 ;涌动的江水是动景,低垂的柳枝是静景 3、视觉、听觉、嗅觉结合;看到的有云、柳枝、梅花、江水山芦笋等;听到的有雏莺的啼叫;闻到的有梅花的香气 4、远近结合;远处的山,近处的芦笋。 * *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